专家访谈 > 肝病 > 乙肝 > 哪种产品能有更高的转换率——李建国 教授

哪种产品能有更高的转换率——李建国 教授

时间: 2013-03-05 11:35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哪种产品能有更高的转换率——李建国 教授

  主持人:从高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出来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是我们临床治疗的标志性的指标,不仅代表着我们有可能实现停药,另外对于整个慢性乙肝的发展包括转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降低,病情会相对稳定一些。前面我们了解到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抗病毒治疗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重要性,接下来问一下李建国教授,既然e抗原血清学转换代表病情稳定,您能不能介绍一下e抗原为什么发生血清学的转换?有哪些途径?

  李建国:好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既然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乙肝的发病机制问题,乙肝发病主要是病毒的抗原成分其中包括e抗原还有核心抗原在人的肝细胞上进行免疫表达,在这个表达的过程中会用到肌体的免疫反应。这个免疫反应会攻击表达的肝细胞,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和严重的过程,在自然的病史中人的免疫机制会提高的,提高的时候自身的免疫功能会去攻击这些被感染的肝细胞,这时候会造成肝炎活动就是我们说先了转氨酶的升高。这个过程当中一部分病人的抗原会被清除掉同时和病毒一起清除掉实现了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很多病人达不到把病毒完全清除掉而且e抗原转换不能够成功,病情不能稳定,表现成一个持续的肝炎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药物,包括干扰素或者是口服的核苷类物药物来遏制病毒的复制,实现e抗原的转化可以让病情得到恢复。

  主持人:您谈到了一部分患者刚才高教授介绍有10%可能会自然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从大三阳变成小三阳,另外一部分患者需要借助药物的作用,目前我们临床上上市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很多类,这几类药物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几率怎么样,病人该如何选择?

  李建国: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类,一类是口服的核苷类似物,这几个药物中目前很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证明长效干扰素e抗原的转换率是最高的,可以达到27%。在口服的抗病毒药物中包括了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还有阿德福韦这些药物,目前的证据证明替比夫定的转阴率比较高可以达到23%,最低是阿德福韦大概是18%左右。当然我们说对于大三阳的病人实现e抗原的转化绝大部分病人病情可以稳定,能够实现转换以后可以达到停药的目的。停药主要是对很多年轻病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向往的目标,因为如果长期服药的话,可能对患者长期的依从性会有一定的干扰,我们尽量和病人沟通,能够让病人满足必要的依从性的情况下实现整个e抗原的转化,达到我们治疗的目的。当然,我在这里给大家强调一点,对于大三阳的病人e抗原的转换在治疗上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有些小三阳的病人也并不等于是一劳永逸了,有些小三阳的病人出现肝炎活动,对这些病人我们以后有机会给大家再做一个专题单独来做一个讨论。

  主持人:说到各种药物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不同,为什么有些药物转换率高一些?

  李建国:前面讲了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每个人的肌体功能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很多研究证明像长效干扰素对抗病毒的机制就是一个免疫调节,提高它的免疫识别能力和通过免疫细胞杀灭乙肝病毒,通过免疫过程提高作用。口服的核苷类药物目前证据比较多的就是替比夫定除了直接遏制病毒复制以外,对人的免疫功能改变也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多更加理论一些的东西可以提高PH1的识别能力,还有提高一些免疫因子的体内浓度,还有它的效率都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至于其它类的抗病毒口服的抗病毒药物虽然也有一些依据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有一定作用,目前证据不多。

相关标签
慢性乙肝
乙肝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