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肝病 > 乙肝 > 陈新月教授谈:慢性乙肝防治

陈新月教授谈:慢性乙肝防治

时间: 2014-06-26 13:2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

  陈新月,女,主任医师,教授,特需病房科主任,从事传染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传染病诊疗经验、严谨的工作作风及高尚的医德。主要研究方向及特长是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及相关机制研究。近年来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及SCI收录论文60余篇,培养研究生20余名。承担或参与国家“十一、五 、十二、五”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大专项中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项目、“863”乙肝项目、北京市肝炎重大项目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和首都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今天很高兴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医疗部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国内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陈新月陈教授作客我们访谈间,跟网友谈一谈肝炎与肝癌。

  慢性乙肝“三部曲”并不是乙肝发展的必然规律

  主持人: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慢性乙肝有“三部曲”之说,“乙肝—肝硬化—肝癌”。我想问一下陈教授,临床上乙肝是不是这样一个发展规律?

  陈新月:慢性乙型肝炎确实是很难治愈的疾病,有部分病人预后不好会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所以有些病友就会变成“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但并不是所有乙型肝炎的转归全部遵循这个规律。

  从乙肝自然史来看,就是乙肝病毒感染以后慢性化,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通常分为四个期。第一个是免疫耐受期,通常表现为乙肝病毒复制比较高, 也就是乙肝病毒DNA比较高,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原(HBcAg)阳性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即通常俗称的“大三阳”,但肝功能 正常,患者一般没有什么主观感觉和症状, 肝脏B超检查也没有明显的慢肝的典型表现,老百姓通常说是大三阳“健康”携带状态,这个健康打引号的,并非是真正的健康,主要是因为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认识 病毒,很难自主清除掉病毒,这个时期不是最适合的抗病毒治疗时期。

  随着机体免疫功能发展成熟,对乙肝病毒就有识别和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临床表现就有不同水平的转氨酶( ALT)升高,也就是讲肝炎发病了,对机体会有一定的损伤,从肝脏有炎症角度看确实是不好,从治疗角度来看是合适的治疗时期,有身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再配 合药物治疗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这是第二期,免疫清除期。

  经过自身的免疫清除或者药物治疗,患者从“大三阳”变成“小三阳”,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也就是E抗原从阳性变成阴性,E抗体从阴性变成阳 性,这个时候ALT往往正常,病毒DNA转阴或者在比较低的水平,这个时期叫非复制性的表面抗原携带期。部分患者可以停下药来,疾病比较稳定,长期来看, 肝硬化发展机会很低,肝癌发展机会也很低。

  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或者病毒逃避机体的免疫功能,HBV DNA又变为阳性,转氨酶再次升高,也可能就表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但是病毒是复制的,肝脏有炎症活动,这时就叫免疫逃逸期。这期的病人也应该抗病毒治疗。

相关标签
乙肝
慢性乙肝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