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小儿内分泌病 > 朱惠娟谈重度肥胖症的危害介绍

朱惠娟谈重度肥胖症的危害介绍

时间: 2013-03-18 15:0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朱惠娟谈重度肥胖症的危害介绍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光临健康访谈间,今天非常荣幸有请到协和医院的两位专家和网友谈谈关于肥胖症方面的话题,据优秀数据统计,国内现在肥胖人数一直不断增加,大概肥胖症的患者已经超过了1.6亿,肥胖症不仅仅使我们的形体看起来不是很美观,另外更大的危害是它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具体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我们该如何正确来认识和应对肥胖症?两位专家将给我们网友进行讲解。

  访谈开始首先请金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肥胖症一般是如何定义的,比如什么样的人可以定义为肥胖症?

  金自孟:肥胖严格来讲是正常人不同的是因为体内脂肪含量太多了,肥胖不仅仅是体重的增加,最主要因为脂肪含量增多,一般来讲如果我们一个人男的或者女正常成年人的体脂含量在男性超过25%,在女性超过30%。肥胖除了脂肪增多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脂肪细胞的数目增多,一个是脂肪细胞肥大,每个细胞里面含的脂肪增多了,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了体内脂肪的含量过多。

  主持人:在我们临床上如何来判断,有没有一些检查的方法或者指标?

  金自孟:人的体重是不同的,有的人胖一些有的人瘦一些,通常我们要根据大量健康的正常调查统计一个数字定出一个正常的体重范围,我们简称为标准体重。一个正常人由于人体重有大有小,所以我们在标准体重也就是说你的年龄、性别、身高情况下,一个健康人的体重是多少,在他的标准体重正负10%范围里面是正常体重。如果体重超过这个范围,体重往往过重。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讲如果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体重20%就到了肥胖的程度,如果超过的越多越胖。但是不是体重增加超重一定是肥胖的?体重增加跟肥胖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肥胖的人由于脂肪过多体重都是增加的,但是有的人脂肪数目不一定很多,比如说一个运动员长期锻炼,他的肌肉很发达,可能他的体重也是超重的,但是他的脂肪含量不一定增多。如果说我们都要测脂肪的话,可能在平时要由专门的人或者专门的仪器测定,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可能有些不方便,一般习惯上我们有一个指标叫做体重指数简称为BMI,把我们身高跟体重之间的关系计算,计算的方法是用你体重的公斤数去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看这个数字是多少,称为体重指数BMI。正常国内人体重指数应该在24以下,如果超过24就是超重,超过28就进入到肥胖的范围。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肥胖的定义是人体内的脂肪含量增多,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来测量人体内脂肪的含量或者比例?

  金自孟:可以,在肥胖门诊最常用的一个叫体脂测定仪,方法比较简单,就像一个磅称一样,站到上面,仪器自动显示出来,朱教授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工作,很有经验。

\

  朱惠娟:体脂的测定方法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也是比较方便的就是生物电阻抗的方法,通过微电流通过人体以后电阻的测定来估计体内脂肪的含量,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作为科研科学方面的方法还很多,包括体内微量元素的测定,还有密度测量法,还有目前常用的靠CT、核磁方法测定体内某一个截面的脂肪面积评定体内的脂肪含量,可以用于临床或者科研测定体内脂肪的含量,帮助我们判断病人是不是体内的脂肪比例超标的状态。

  主持人:刚刚金教授介绍了BMI指数,朱教授介绍了平时脂肪测定的方法,哪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脂肪测量方法?

  朱惠娟: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还是生物电阻抗法。生物电阻抗方法目前在生活中还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方便地测定,还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来测定。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到的BMI指数只是一个参考,真正是否是肥胖症患者需要由专业医生帮助判断?

  朱惠娟:我们定体重指数只是方便普通大众来很快判断自己是不是可能是肥胖,当你的体重指数超标以后,你需要由专业医生帮助你判断是否是肥胖症以及需要进一步治疗的肥胖症。

  主持人:金教授,肥胖症您刚才也谈到了它的定义,什么样的肥胖症是需要治疗的疾病,是不是所有的肥胖症都需要治疗?

  金自孟:肥胖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在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有害于健康,当然不是说体重稍微超过一点就有害于健康,但是如果体重越来越大,肥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导致慢性病会有害健康。早在1948年的时候WHO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肥胖作为一种疾病,因为这种疾病是慢性的逐步进行的,所以有时候自己可能也不知道。长期肥胖,体脂越来越多之后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目前来讲,在全世界不管是发展国内家还是发达国家,肥胖都成为社会公众卫生健康的重大问题,现在WHO已经把肥胖跟艾滋病、酗酒、**,把这四种情况作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主持人:我国的肥胖症患者大概有多少?

  金自孟:超重跟肥胖普遍存在,精确的统计很困难,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计算,在我们国内现在超重的人达到了20%—25%,其中有6%左右属于肥胖

相关标签
肥胖症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