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小儿内分泌病 > 不同的运动减肥的方法介绍

不同的运动减肥的方法介绍

时间: 2013-03-18 15:0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不同的运动减肥的方法介绍

  主持人:刚才金教授也谈到了非常关键的行为治疗方面,比如运动。金大夫能否给我们重点介绍一下有没有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更适合减肥或者说改变哪些生活不良习惯?

  金自孟:运动对于减肥肯定是有效的,但是运动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比如超重的人超重很厉害的人,如果要叫他做一定的运动显然是不现实的。

  比如这个人原来体重100斤,现在体重已经200斤了,实际上等于说扛着100斤的重量到处走动,对他全身的负担非常重。一个肥胖人的运动要有适合他自己的运动,一般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为他安排,通常来讲一个肥胖人采取的运动我们不是去做一个一定的运动,要循序渐进,我们也不主张他去跑步,比如他超重很多去跑步,对他的膝关节容易造成损伤,今后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不大。容易年龄到中年或者年龄更大一些的人一般来讲较好的运动应该是走路,健步走,走的快一些,有一定的消耗。另外游泳,娱乐性的活动打打乒乓球,都是可以的。体重太大的人不要做跳跃式的运动,容易引起运动损伤。还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的人生活不规律晚上睡的很晚,晚上睡觉前吃东西,或者吃了一些热卡比较高的食物,都是不太合适的。

  主持人:朱教授,很多身边的人很熟悉的人金教授提到中心型的肥胖,腹部比较肥胖,有没有专门针对腹部的运动?

  朱惠娟:目前针对局部的运动我们其实对于肥胖的病人不是特别主张,我们还是主张全身性的运动,只有全身热量增加了全身脂肪减少,腹部脂肪也相对减少,还是主张小运动量持续时间长的我们称之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减脂效果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肥胖症的药物治疗,哪些肥胖症患者到什么程度,运动和饮食都减不下去是不是必须用药物治疗,现在药物治疗包括哪些?

  朱惠娟:肥胖治疗就像刚才金教授所谈的,行为治疗包括饮食的控制和运动一定是所有减重治疗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如果病人不能很好控制住体重或者有明显严重的并发症,我们会考虑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已经经过国家SFDA批准或者经过临床验证批准的主要有两大类减重药,一个是作用于中枢的遏制剂,通过中枢达到遏制食欲,减少摄食。第二类是胃肠道脂酶遏制剂,摄入的脂肪当中一部分不能被吸收,达到减少热量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目前主要是这两大类减重药物,减重药物和其它药物一样在临床使用当中有副作用,药物的选择是否使用药物,用哪种类型的药物,用多大剂量的药物应该由专业的内分泌医生处方给患者,而不是到药店自己去买减肥药来吃,这是一种误解。

  主持人:减肥的手术治疗一般适合于什么样的肥胖症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金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

  金自孟:手术治疗开展了几十年有很多种方法,一般来讲手术是有创的治疗,因此不是说稍微肥胖一点就去做手术,我们不主张这样做。肥胖有害于健康,主要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美容。一般来讲,如果超重很多,从体重指数来讲,在国内人来讲体重指数如果超过37,正常的在24以下,如果体重指数超过了37或者体重指数超过了32,同时有肥胖引起相关的并发症产生,也就是说体重指数达到了37或者体重指数32以上又有并发症的发生,那么这些人的健康就受到了危害,肯定会寿命缩短,有很多并发症逐步出来。因此我们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选择手术以前不是说我们看见一个肥胖的人就动员他手术或者告诉他手术怎么怎么好动员他做手术,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碰到一个肥胖的人虽然他很胖,我们还是要经过基础治疗,一般我们要经过至少半年左右对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有的要适当加一些药物,这样综合治疗,看看能不能使得体重下降。如果通过这样的治疗体重逐步下降有一定效果,我们就不需要手术。但是很遗憾的是,这样的方法对于体重这么大的人大概有效的可能只有10%左右,有90%的人达不到体重减到有利于健康的情况,这样的人需要手术。手术的方法还是很多的,总的来讲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减少吸收,使得吃进去的东西减少吸收。一个使得胃的容量减少,摄入量减少。这两点都使得吃进去的东西少了,进去的热卡少了,达到减重的目的。

  手术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是做短路手术,把胃切掉一部分,小肠离断后接起来。最近十来年还有一个新的手术胃的束带手术,简单来说把胃捆起来,上面留一个很小的胃,这样吃进去的东西,只要吃很少的量就觉得吃饱了。

  主持人:总的来说都是减少摄入的手术方式。

  金自孟:减少摄入减少吸收。

相关标签
肥胖症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