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起因和造成的危害
主持人:什么原因引起肥胖?请朱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
朱惠娟:和医生面对所有的病人一样,当我们面对一个疾病的时候首先判断这个疾病可能的病因,肥胖症也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因。
临床中碰到的绝大多数肥胖症病人还是单纯性肥胖,大约90%—95%以上的病人都是单纯性肥胖,因为过多的热量摄入,超过了他每天热量的消耗。过量的热量是以脂肪的形式存留下来,造成肥胖的状态。另外少数病人是继发肥胖,继发于其它疾病而产生的肥胖症,特别是内分泌的一些疾病可以在临床上表现出肥胖。另外还有极少数患者因为先天基因缺陷造成的肥胖症,这种病人因为基因的缺陷造成热量代谢、能量代谢发生异常,产生肥胖,而这种基因突变或者基因缺失引起的肥胖需要专业医生通过基因检测方法才能够诊断。
主持人:单纯性的肥胖是摄入引起的,两位都是从事内分泌专业的,刚才谈到很多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常见的哪些内分泌疾病引起肥胖?
朱惠娟:临床上引起肥胖的内分泌疾病大约有几类,一个是内分泌专业命名的库欣型综合症的病人,是身体由于垂体或者是肾上腺病变导致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这种病人在临床上有典型的向心型肥胖的表现。另外甲状腺病人,由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基础代谢下降,加上这些病人有一些免疫性水肿的表现,造成体重的明显增加。第三类胰岛素瘤的病人,由于胰腺上长了分泌胰岛素的肿瘤,病人总是出现低血糖,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这些病人大量进食,造成体重明显增加。其它还有下丘脑综合症,人类食欲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由于下丘脑先天原因或者是炎症或者是肿瘤或者是外伤各种因素导致我们下丘脑病变,下丘脑出现病变之后病人的食欲调节中枢出现病变,没有饱腹感,总是吃东西。引起肥胖症的内分泌疾病很多,需要由临床大夫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当病人觉得自己超重或者肥胖的时候,首诊的科室应该是内分泌科,由医生来判断你有没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进一步内分泌科的医生对你的肥胖有没有出现并发症进一步诊察判断。
主持人:肥胖症的病人除了怕热多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表现?
金自孟:我们说的肥胖刚才朱大夫讲的单纯性肥胖除外内分泌疾病以外的肥胖,也就是说他吃的过多,消耗的比较少引起的肥胖,单纯性的肥胖,还有很多的临床表现。这些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他自己能够感觉到的感受到的异常,一个就是我们说的体征,旁边人周围人都可以看到或者可以测量出来的表现。他的症状除了像我们外表看到这个人比较胖一些以外,常常自己感到活动能力下降,稍微做一些活动就觉得气短,另外多汗,肥胖的人怕热,尤其是体重增加时间比较长的人可能感到腰酸背疼,另外有关节疼、骨关节炎,还有肥胖的人晚上睡觉打呼噜很厉害,甚至睡眠呼吸暂停,打呼噜跟我们平常人打呼噜不一样,常常睡觉当中呼吸暂停,有的可能停几十秒甚至一分多钟,当呼吸重新恢复第一声呼噜打鼾特别响音调特别高,慢慢鼾声减少,呼吸停了。我们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这个是对于过度肥胖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他的危害非常大的表现。
从体征上可以看到肥胖的外貌以外,在皮肤上面也有一些改变,比如有人的皮肤被撑裂开了,出现一些裂纹。青少年过度肥胖,后颈颜色很黑,长了像疣一样的微生物叫黑棘皮,肥胖的人往往合并高血压,肥胖的人血压升高,还是有很多表现的。
主持人:肥胖症的患者有各种各样的表现,金教授刚才谈到肥胖症很早被定义为一种疾病,更可怕的是可能导致一些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具体有哪些危害,具体导致哪些系统疾病?
金自孟:肥胖是全身心的疾病,对全身的代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慢慢造成全身疾病,所以受到重视。一般来讲,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甚至在生殖方面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肥胖的病人肿瘤发生率也会增加。
主持人:很多肥胖症的患者比较胖的人有的可能会导致高血压,但是也有一些胖人什么样的表现都没有,一方面和肥胖的时间有关,另外是不是和肥胖类型也有关系?
金自孟:是有这种情况,总的来讲,如果肥胖的话对身体是有害的,但是有害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肥胖以后健康已经受到损害,因为这是一个慢性病逐步进展到了一定的时间以后可能就表现出来。另外,确实每个人不一样,因为胖在临床上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是一个中心型的中间肥胖,一个是周围型的肥胖,有人把中心型肥胖简称为苹果形,意思主要是腹部特别胖,两头上下相对比较小。有一些我们称之为梨形肥胖,从腰、臀部以下包括大腿都很胖。从对健康的损害来看,梨形肥胖周围形肥胖相对于中心形肥胖来讲对健康的影响对健康的危害要小得多。因为中心形肥胖,不仅仅腰部、臀部脂肪增多,更主要的内脏脂肪增多,而内脏脂肪增多是造成健康危害最主要的影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