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因此大家可能觉得自己对心脏病了解很深,其实不然,心脏病随时都有可能发作,一旦发作患者将会面临极其巨大的危险。导致心脏病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充分了解心脏病,才能避免其发作所带来的伤害。今天国内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王文和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伟伟将和网友互动一起聊聊高血压的知识。
专家 胡大一
专家简介: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优秀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内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并担任《国内医药导刊》、《国内心血管病研究》、《心肺血管病论坛》主编等。
擅长专业: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主持人:首先请专家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胡大一:大家好!
主持人:胡教授,前一段时间,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您在国内比较新的、也是最早提出的一个词,即“双心”门诊,这个“双心”门诊具体指什么?
胡大一:“双心”门诊指一方面是我们要关注心血管健康,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要关注精神心理健康。我想一个完整的健康概念是身心全面健康。而我们过去传统的医学模式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大家把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都用在解决患者的躯体疾病上,而忽视精神心理的健康。而大量心理的问题,比如说焦虑、抑郁都存在于综合的科室,比如说集中在心内科、消化科。而这些科室的医生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对精神心理的问题,一不关心;二也缺乏这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大量的焦虑、抑郁都被忽视。很多患者花很大的成本,做了支架、搭桥手术。手术是很成功,但术后依然很痛苦。甚至比做前痛苦更严重,而医生千方百计在躯体上找问题:是不是支架又堵了?或者是搭桥的血管又堵了。实际上是大家忽视了心理健康,如果既关心心理健康、又关心身体上问题,如果能注意这些问题,就会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医患矛盾,使医院和患者之间更和谐。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