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 > 心脏病的病因有哪些

心脏病的病因有哪些

时间: 2013-10-08 17:3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有没有别的医生有什么看法,比如说有没有人觉得挂一个主任医师的号14块钱,要两个主任看;大夫认为我收一份钱,做两个医生干的活,他没有意见吗?

  胡大一:在开始时,因为心内科非常需要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知道与帮助,有一个过渡,来一块坐诊、一块查房,来做知识渗透,一旦心内科自己的医疗骨干在专业培训,拿证上岗后,既可以看躯体疾病,又可以看心理疾病时,就不用别人一起来坐诊了。我们的医生不是只管躯疾病、不管精神心理疾病。

  我所看到是这种情况,很多的中青年医生和我们一块看病,解决了一些以往大家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完全看不好的病,甚至“把好人看残废了”,真正使这些患者人解除了痛苦,很多的博士生、博士后都认为跟我出诊后找到真正做医生的感觉。

  主持人:是这样,我刚才听您讲的事情和一个网友问题类似

  网友:我是一个机关干部,一在医院测血压时就是高血压,但是爱人在家里测是正常的,只要不去医院不面对医生就正常,这是为什么?

  胡大一:这叫“白大褂高血压”,有的患者到医院测血压就高,回家测就不高,你可以做一个动态血压看一下,完全在日常生活中,吃饭、走路按自己原来的生活节奏作,而不在诊室,看24小时的血压是不是正常。

  主持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胡大一:可能是因为比较紧张。

  主持人:您说过,有一些“心血管病”是吓出来的?

  胡大一:我刚才讲的,有一些患者胸闷症状根本不是冠心病,而我们医生、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够,没有认真解释,甚至是错误的解释。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年轻人,女性比较多,有一些早搏;有一些心电图的改变。医生就说早搏就是心肌炎、找不到证据说心肌炎后遗症。

  主持人:为什么医生要这么说?

  胡大一:一个是目前医学教育一些方面比较过,大家讲一些很陈旧的观点,不是按新的观点讲。

  第二是把风险说大不说小,害怕以后出现医疗纠纷。是一种消极的防护。我认为这个不利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和谐。所以把一些事情说得过分夸大。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个患者,是一个发改委31岁的男性青年,某医院说他有早搏,他曾在北京一个三甲医院看,一位女大夫说你这个早搏要做“造影”,他说我不愿意照,这个大夫就说,你不做的话你知不知道高秀敏这个事?你不造影这就是你的下场,我很难理解医生为什么要对患者说这种话,吓得这个患者六天没敢下床,躺了六天,今天实在受不了了,他就跑到我这里看病,我说你根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告诉他你这个早搏是非常良性,他今天就下地活动,的确有很多病是吓出来的。

相关标签
心脏病
心脏病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