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所以可能很多的问题不是我们个体能够做到的,我们还是需要倡导大家更多的去关注这个环境。
何权瀛:COPD在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一个社会的疾病,所以我们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关注,包括医生,包括搞公共卫生的,包括搞环境卫生的,都需要来关注这个问题。
主持人:这还有一位老年的女性朋友,她说哮喘13年了,诊断慢阻肺两个月,咳嗽,咳白色的黏痰的,而且是不易咳出,经常觉得气短,稍微活动以后气喘就会加重,加重有半年了,一直吸入激素舒立迭,气短的时候加用喘乐宁,近期使用了就觉得都没有效果,半月前住了一个多月的院,肺部的CT双肺感染,痰培养是有叫屎肠球菌,又做了痰培养发现了(咽曲)霉菌,使用抗菌素,抗霉菌的药甲强龙,80mg五天,现在都觉得没有效果,接着又做了气管镜,没有发现任何的病菌,只呼出部分的黏痰,偶尔能看见淡黄色的痰,她想问您一下,像她这种情况怎么样才能改善气短的症状来遏制感染呢?
何权瀛:这个比较复杂,我们想把几个问题分头谈一下。
第一个问题她原来是哮喘,后来已经发展慢阻肺了,有人认为哮喘或者说气道的反性增高可能是产生慢阻肺的一个危险因素,那么她后来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用一般的缓解的药物不管用了,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她除了用一般的治疗哮喘药物以外,还可以加用抗胆碱囊的药物,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要思立华,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她后来到底是不是慢阻肺,我们只从治疗这个角度来讲,我建议她能够加一些长效的抗胆碱囊的药物。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谈到肺部感染,她肺部感染现在很麻烦,像肠球菌耐药了,肠球菌现在耐药很强的,还有一个后说又有真菌感染了,真菌感染更是比较麻烦的问题了,从肠球菌感染这个角度来讲,我建议她能够做一下药物敏感实验,因为肠球菌很多药物都不敏感了,耐药了,这种情况下去做一个细菌培养同时加上一个药物敏感实验,看一看对现有的抗菌药物哪个对她敏感,这个一定要好好去治疗,年纪大了。如果是一个真菌感染也是一样,就要看一看她到底是什么真菌感染,然后再看一看对哪一种药物,比如说抗真菌药物有挺多的,大富康等等这些,看哪一个更敏感,但是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说她为什么发生真菌感染了?我觉得她前面治疗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用过一段甲强龙,甲强龙是80mg是一天几次?
主持人:她这儿写的是五天。
何权瀛:五天,每天是80mg,这量应该说比较大了,这么大的量按老年人,用了激素以后,肌体的抵抗力肯定会下降的,下降以后就容易引起真菌感染,所以关键问题我们又回到前面来,这样的病人应该加强平时的规范的治疗,不要让她发生到肺部感染了,然后包括哮喘加重了,实在不行用全身激素了,用全身激素又抵抗力低了,又造成肺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回过头来治就很困难。这是一个方面。
最后一个问题注意就是说如果她有冠心病和心力衰竭,这个还要好好的去处理她的心脏问题,这两个心率和肺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所以她可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了,并不是简单的去解决她这个气短症状就可以的。
何权瀛:对。
主持人:现在还有朋友在问,说既然到了冬季,慢阻肺是高发,我们是不是应该所有的有慢阻肺的患者都应该猫冬?
何权瀛:两方面,一个方面确实如果有条件的,你上海南,换一个地方,有的人会有确实明显好转,这是可以的,假如去不了,你整天在这个屋子里呆着也有问题,为什么?就是刚才有谈到了,如果你老在屋子里头,老在这个居室里头,不到外面去接触新鲜空气,特别是室内痛风不好,这种情况下,这个病对病人的身体健康不好,比如说室内的氧气,氧的交换不够,还一个就是肌体抵抗力变的越来越下降了,你都不能够,接触一点冷空气都不行了,实际上冷空气对人有刺激,也是一个锻炼,比如有人主张慢阻肺的病人适当的有一点耐寒的锻炼,所以完全猫冬的消极的办法不好,还一个猫冬以后病人就不活动了,不活动整天躺在床上,对肌体的骨骼肌肉系统都会越来越萎缩了,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很消极,你老在屋里呆着,你也不能够见不到阳光,见不到阳光,体内的钙的吸收和代谢都会有问题了,又会出现骨质疏松了,COPD本来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所以你想完全采取一个消极的办法,我讲了那么多不好的方面,一句话我不太主张消极的猫冬,应该尽量的想办法去锻炼,比如说耐寒的锻炼,当然你能有条件换一个环境可能会更好一点。
主持人:好,我们还有一位36岁的比较年轻的男性朋友,他说年初胸涨呼吸困难,去医院检查,听诊,肺动脉造影,心彩超和激发实验,拍片都是正常的,心肺胸都没有改变,但是至今仍然觉得气短,上楼还是算正常,请问这算不算慢阻肺呢,还应该再做一些什么检查吗?
何权瀛:先说前面这个问题,如果他做了包括肺功能测定,CT,还有你说的是做了造影都做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