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呼吸科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慢阻肺发病率挺高

慢阻肺发病率挺高

时间: 2013-03-25 14:3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这个患病率还是挺高的?

  何权瀛:还是挺高的。

  主持人:主要的原因真的和吸引完全有关系吗,还是说我吸二手烟和吸三手烟,我都有可能得这个慢阻肺呢?

  何权瀛:从世界范围来讲,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第一位的原因,这点是没有任何可以疑问的,但是在国内因为这次钟教授领导的这个调查还有一个很大的共性,就是发现在国内大陆,除了吸烟以外,特别对女性来讲,在家里头燃烧这些生物燃料,比如烧柴、烧煤,这些东西取暖或者做饭的时候,那么产生的这些可以吸入的颗粒物和有害的气体,这个也是引起慢阻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包括油烟,我们平时炒菜、做饭,而且国内人特别喜欢烹饪,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可能除了,她有可能自己吸烟,她还要有可能进行烹饪,还有被动吸烟,她的患病率是不是就更高一些?

  何权瀛:对,你说的这个对的,总体来讲,刚才讲的吸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也包括被动吸烟,有些女的自己不吸烟,但是丈夫吸烟,所以她实际上也是被动吸烟,也会受到危害的。

  主持人:而且我听很多人说,吸烟然后之后会觉得这个鼻腔都会有黄色的,像烟油一样的东西,可能这就是我们都能看得见了,就是可吸入的颗粒。所以这是吸烟有没有一个程度来限制说,我可能达到了像刚才我们例子里说每天两包,多长时间我就可能患这个慢阻肺的机率有特别特别的高了?

  何权瀛:这个一般情况是这样,就是说吸烟的量的多少,和发生慢阻肺的机率是一个成正比的,每天吸烟越多,吸烟的时间越长,那么患慢阻肺的机会会更多一点。比如说通常我们说叫做二十个包年,就是每天吸一包,连续二十年以上,这就是一个量比较大了,这是一个通常的规律,但是每一个人对吸烟的危害的易感性也就是敏感性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终身都吸烟,但是他不得慢阻肺,有的人可能吸烟量并不是很大,但是也会得。所以这个里头还有很多属于基因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易感性的问题,这个还需要再进一步去探讨。

  主持人:我们常说有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再有肺气肿是不是一定是也会有这个慢阻肺?

  何权瀛:这是两个概念,从目前来看,慢阻肺实际上它,刚才我们讲了,它就是说无论是慢性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就是发展到肺部气道把它阻塞了,气流严重的阻塞,到了气流受限,而且气流受限实际存在的,而且不断加重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叫做慢阻肺。就是刚才我们谈到它一定要有一个肺功能测定,实际上慢性气管炎是一个更,通常说我们管它叫做实际上是流行病学的一个诊断的概念,什么叫流行病学?就说每年比如说他要咳嗽、咳痰每年加一起是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就是2×3,这样我们就可以诊断他就是一个慢性气管炎或者慢性支气管炎了,就可以了。这个他不一定都是慢阻肺,他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产生了气道阻塞,这是不完全可逆了,到达我们诊断标准的时候,我们才叫他的慢阻肺。

  另外一部分就是肺气肿,肺气肿实际上它是一个解剖学的一个概念,就是说由于长期吸烟,破坏了肺泡,肺泡破坏以后就一个一个小的肺泡就融合起来,变成一个肺大泡了,肺的正常结构就破坏了,肺用于气体交换的面积就小了,这个我们管它叫肺气肿,但是有肺气肿的人不一定得过慢阻肺,也是刚才讲的一样,它的进一步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正使他造成严重的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的时候,达到了诊断标准的时候,我们才管它叫做慢阻肺,所以实际上我们讲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这是一个更大的一个范围,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才诊断慢阻肺,所以慢阻肺里面既包括了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肺气肿,和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我不知道有个患者,能不能找到有一个图。

  主持人:我理解了,实际上这个慢性支气管炎和这个肺气肿,它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轻微的一个病症,当它严重了以后有可能是发展到这个慢阻肺,也有人在担心这个慢阻肺如果再严重了,会不会发展到肺癌?

  何权瀛:这个慢阻肺再进一步发展不是发展到肺癌,更多的慢阻肺如果再进一步的发展,它就比如说会产生肺动脉高压,然后右心室增大,就会发生肺心病,肺心病有心力衰竭。慢阻肺可以合并肺癌,就是刚开始我们也谈到了就是COPD的全身合并症里面谈到的这个肺癌,但它不一定是慢阻肺发展来的,这个合并症是这样的,就是说轻度的COPD,中度的,重度的,同样都可以发生各种合并症,不是说一定得晚期了才发生的。

相关标签
何权瀛
在线
慢性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