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肝病 > 乙肝 >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时间: 2013-04-07 17:0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主持人:目前治疗乙肝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该如何选择呢?

  成军: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我刚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干扰素和口服抗病毒的药物,那时候主要是采取一般意义上的保肝、抗酶、抗纤维化的治疗措施。后来虽然有了干扰素及抗病毒的药物,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国内乃至亚洲地区接受抗病毒疗法的乙肝患者并不多。2005年,我国发布了国内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并在接下来的2年,乙肝防治专家在国内50多个城市做了巡回演讲,通过各类媒体来对患者进行教育,到目前大概有一半以上的病人能采取抗病毒的治疗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们要通过专家、媒体、患者甚至全社会的一起努力,呼吁患者去做正常的预防及治疗!

  主持人:您提到了干扰素能够起到免疫调节作用,能否更加详细的介绍一下干扰素的发展历程及作用机理?

  成军:干扰素目前分两大类,常规的干扰素是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表达重组的蛋白,也分不同的类型。后来干扰素又跟聚乙二醇进行化学作用,形成一个代谢速度比较慢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这两种干扰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比较年轻、转氨酶水平比较高、DNA水平比较低的病人,如果他比较了解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同时又需要一个比较短的流程,我们要推荐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通过干扰素的相对短期的治疗能达到病情的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当然,如果他有其它需要我们也会推荐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

  目前的临床资料没有比较临床药物的试验,所以在欧州、亚太地区的乙肝防治专家推荐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都把干扰素跟口服抗病毒性药物一起推荐,只是对那些(刚才所说)特殊的病人才会首先推荐干扰素。

  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是直接遏制病毒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因为是通过机体的免疫力来清除病毒,所以效果也会更加持久一下。

  目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比如先灵公司的佩乐能,E抗原阳性的患者在治疗一年,停药半年后,这当中有36%的患者会出现E抗原的消失,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当中又有19%的患者出现表面抗原的消失。很多人会担心这种治疗的效果是暂时的,不持久。根据3年随访的数据表示,也就是停药后的观察发现大概有80%以上的患者仍然维持E抗原阴性,这说明治疗的效果还是比较稳定的。

  而最近在美国、欧洲的肝病年会上发布患者长期随访的结果令人振奋!在抗病毒治疗后实现的E抗原阴转的患者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到了第5年的时候大概有40%的患者会出现表面抗原的阴转;如果观察的时间更长,到了第8年,大概会有80%的患者会出现了表面抗原的阴转。这个数据引了世界各国肝病专家的强烈关注,因为在乙肝治疗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关注眼前的结果。

  在此我也想提醒患者,如果你选择了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那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因为抗病毒治疗的优势就在于治疗后的效应,不能因为治疗过程中一些指标的风吹草动而忽视了长远治疗的目标。

  主持人:很多网友都很担心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尝试, 您能介绍一下干扰素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么?是否有些避免和处理的方法?

  成军:其实我们对这种药物的应用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对于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相信医生与患者都应该很清楚。那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这么几个。

  发烧,特别是刚开始治疗时发烧的比例还是蛮高的,这种情况可以用解热镇痛药处理。

  第二种药物不良反应就是骨髓遏制,就是白细胞降低,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降低,但是医生一定要告诉病人,这种下降是可逆的,停药以后就会恢复。如果白细胞降低,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降低,它的一定数只要不小于0。75-0。8就是安全的,所以这类病人特别是在治疗初期要经常查血象,如果下降得比较低,那医生会使用升白细胞的口服药或者肌肉注射药给病人保驾。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不太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说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也要特别注意。因此,患者下决心使用干扰素治疗之时我们首先要常规检查病人的甲状腺功能,做一个底子,将来再做复查。另外还要仔细询问病人病史里有没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干扰素毕竟是一个免疫调节剂。还有报告证明有极少数的病人在使用干扰素后产生精神抑郁,或者加重精神抑郁,对这样的病人可以使用节抗抑郁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主持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如何配合医生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成军:没错!其实目前有很多患者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方式是不对的,他希望看尽天下名医、比较专家意见。我认为患者应该选择一个他信任的医生长期的、系统的进行治疗,这是单独正确的办法。我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但实际这样的作法是在浪费时间、浪费钱!大家都知道门诊的病人很多,越有名的医生病人越多,因此分摊到每个病人诊疗的时间很有限,你期望专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你的情况了解透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持续的找一个专家看病,那么专家对你病情的把握自然会更充分,对你的治疗就更有利。

来自:99健康

相关标签
乙肝
肝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