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如何做到个体化治疗
主持人:乙肝的个体化治疗是什么概念?临床上如何做到?
窦晓光:乙型肝炎这种疾病相对比较难治,而且抗病毒的药物都是最近不超过十年刚刚应用的,我们治疗的原则是一致的,国内的《慢乙肝抗病毒指南》,和欧洲的、美国的大原则都一致,我们治疗要遵循指南的原则,什么样的病人应该治疗,什么样的病人应该用哪种药什么时候停药。
其次,这个原则下面我们要有个体化,每个乙肝患者的发生发展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另外每个患者对于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有效,还有百分之二三十没有效。另外感染乙肝病毒本身的状态很复杂,感染病毒的量、基因型、治疗前肝脏的炎症状态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特征,治疗前的特征决定选择哪种药物然后来治疗,治疗过程当中要对患者进行不断的随访。比如三个月两个月要到医院来进行检查,看你对治疗的反应决定下一步继续治疗还需要治疗多长时间,每次都会告诉患者这些过程。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并不代表乱治疗,大部分原则都是有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传染病学会都制订了《慢性乙肝治疗指南》,欧洲、亚太、美国都有,这个指南在不断更新修改,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越来越多,在这个基础上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药物。
主持人:刚才谈到第一次来的患者初次治疗很重要,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来选择不同的药物,这里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可选择的,抗病毒的会有干扰素也会有核苷类似物,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窦晓光:这些患者都能落到具体,比如一些年轻的病人,女性,病毒水平不是特别高的,有生育要求,可能希望短期结束治疗,我们就选择干扰素,这些患者使用聚乙二醇的干扰素疗效好。
口服的核苷类似物有四种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我们会怎么选择?比如患者希望疗程相对短,两三年停药,而且患者的病毒水平不是特别高,处在免疫清除期,转氨酶升高在正常上限的两倍以内,我们就会选择替比夫定,因为替比夫定的血清转换率相对比较高,清除病毒的能力强。患者是肝硬化的患者,病情比较重,我们选择长期用药甚至终生用药,我们选择耐药率相对低的,比如恩替卡韦。还有一部分患者不是初治的病人,用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效果不是特别好,可以和阿德福韦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给患者选出来最适合的药物。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