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小儿消化疾病 > 缪林谈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治法

缪林谈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治法

时间: 2013-03-22 16:5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缪林谈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治法

  [主持人]:小孩儿会不会得胰腺炎呢?

  [缪林]:这个病例我们也碰到过,有一小儿过10岁生日,家长宴请亲朋好友,小儿开心,一人吃了整整一只鸡和许多菜,回家途中路过肯德基,又闹着要吃肯德基,结果又吃下4个汉堡、6对鸡翅、两杯雪碧,小儿回家后1小时出现剧烈上腹痛,在我院儿外科住院,查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CT提示胰腺周围渗出很多,胆管扩张,胆管结石,我们会诊后考虑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暴饮暴食和胆石引起,我们给小儿及时做了ERCP取石,这个小儿后来预后较好。急性胰腺炎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10%病人是重症,重症胰腺炎死亡率达20%到30%,而且花费很大。小儿急性胰腺炎,发展的非常快,所以早期一定要诊断正确,如果这种病人早期误诊为胃炎,按胃炎治疗就非常的危险了。如果病人存在胆道梗阻,要及早解决梗阻。现在有很多药物对胰腺炎效果也非常好。如果病人被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那么预后就非常好。但是如果发现的迟,死亡率就非常高。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是早期(较好24小时内)ERCP干预,这样可以减少住院费用、减少远期并发症。当然对于小儿腹痛,要想到胰腺炎的可能,要尽早明确诊断。

  [主持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小儿消化道感染有什么关系呢?

  [缪林]:幽门螺杆菌是一个细菌,这个细菌在消化道来说是非常热门的,是1982年澳大利亚的两个学者发现的。这两个学者2005年同时获得了医学诺贝尔奖,说明细菌在消化道疾病领域的贡献。儿童胃内有没有这个细菌?有。儿童的感染率是40%左右,成人是60%到70%,溃疡病、胃炎、胃癌,跟这个细菌都是有关系的。目前公认,幽门螺杆菌是一类致癌因子。现在检查的方法很多,约有8种,病人也不需要全部检查,只要有一两项都可以诊断是阳性,内镜的检查很重要,可以取胃窦黏膜做病理检查或快速试纸法查幽门螺杆菌。如果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话,是不是每个病人都要去做治疗呢?那倒不一定。如果这个病人没有症状,也没有胃炎、溃疡、胃癌家族史等,那就不一定要治疗,因为这个治疗的费用非常高,而且这个副作用也比较高。如果每个病人都治疗,那么花费太大。

  [主持人]:小儿的胃肠道的肿瘤如何用内镜治疗呢?

  [缪林]:小儿的胃肠道肿瘤经常遇到,不管是良性、恶性我们都通过内镜的手段来得到很好的治疗。比如说前面谈到的,如果这个病人是一个良性的息肉,息肉蒂很长,可以通过圈套器电切治疗,如果这个病人的息肉比较小,可以通过电凝或氩气治疗,如果息肉比较大,扁平,需要通过黏膜切除的方法。对于早癌可以通过黏膜切除或黏膜下剥离方法治疗。

  去年上半年我们遇到一个小孩儿,这个小孩儿才11岁。这个病人当时出现了剧烈的腹痛,疼的非常的厉害,大便还有血。这个病人有一个特殊的病史,家长讲最近一段时间消 瘦非常明显,其母亲是两年前死于胃癌。当时我们说必须要做胃镜检查,一开始家长不肯做,觉得孩子太小不可能得癌症。后来经过我们的劝说就做了胃镜检查,当时发现胃窦有一块糜烂,结果病理证实是胃癌,超声内镜检查肿瘤比较浅,是一个早期的胃癌,我们给他做了黏膜切除。这个小儿前两个月又来复查了一次,胃里面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所以如果病人有胃癌家族史、腹痛性质发生变化或者是短期内出现了消瘦,这个是最不好的症状,要尽早行胃镜检查。 现在日本的早期胃癌诊断率非常高,达60%以上,由于早期诊断,早期得到很好治疗,5年存活率也很高。如果发现的晚,5年存活率不到50%,许多人一两年内就扩散转移死亡。现在胃癌、肠癌越来越年轻了,而且年龄越小,恶性度越高。好多老年胃癌尽管有的是不做任何治疗,也能活好几年。所以说要重视肿瘤的早期诊断,当然除了病人要重视之外,医生也要重视,对小儿也不能忽视。如果小儿去做胃镜或者是肠镜,医生要准确识别早期病灶,如果把癌症当做一般的炎症来治疗,拖个两三个月,那么早期也变成晚期了。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低层医院半月前胃镜诊断胃炎,当我们去复查时已是中晚期癌。所以说医生的诊断水平也非常关键,有的时候一疏忽大意就会给病人造成终身遗憾。

  [主持人]:内镜可以诊断和治疗很多疾病,内镜在我国的发展是不是比较成熟呢?

  [缪林]:就我们国内来说内镜最近十年发展的比较快,但是国内跟国外发达国家比还有一些差距。最近十年左右,不管是一些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也不管是搞内科还是搞外科的,都在争先恐后的搞内镜,因为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就是微创。早期胃癌、肠癌都不需要开刀,直接在内镜里切除,说明内镜、微创的重要性,老百姓也急需要这些技术。现在内镜的设备发展也比较快,现在都是电子的,可以直接在电视屏上看图像,不需要对着目镜看,这个对于医生来说也是一个解放。现在还有胶囊内镜,什么叫胶囊内镜呢?就是这个内镜像胶囊那么大,实际上是微型摄像头,病人从口腔吞下去以后,6到8个小时从肛门排出,从嘴巴吞下去的时候就开始摄像,这些图片传输到病人腰间接受器,小肠的疾病,胃镜、肠镜两头够不到,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胶囊内镜得到很好的诊断。另外也可以通过双气囊小肠镜将小肠疾病得到很好的诊断。现在超声内镜、胆道镜在临床也得到很好应用,现在还有一些新的内镜技术,前面我们谈到的,如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激光共聚焦技术、自体荧光成像等等,这些新的技术,可以使对很多疾病得到很好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标签
缪林
消化道
疾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