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静脉曲张 > 手术会不会使下肢静脉不通

手术会不会使下肢静脉不通

时间: 2013-03-22 17:3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记者:很多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一旦接受手术将会把一些血管切除或破坏掉。这样,会不会影响下肢血液的回流?而且,很多医生,特别是一些中医告诉患者不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会使下肢静脉不通了,下肢的血液没处流了等等!”是这样吗?

  孙新明: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的确,很多患者有这种顾虑,甚至有一些非专业的医生也这样说,这是由于大家对下肢静脉疾病的知识普及宣传不够,大家更不了解下肢静脉的解剖特点。

  下肢静脉血管是一个网状、立体结构,就像一座发达城市的交通公路,四通八达,不会因一、两条道路的阻塞而造成交通瘫痪。事实相反,手术治疗,去除了病变的血管会使下肢血流变得更通畅,可有效地改善下肢静脉回流。

  一种手术方法的设计,延续存在,并取得良好的疗效,绝不是一两个医生盲目冲动的结果,手术方案的设计必然有充足的理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也反覆地证明了下肢静脉手术对下肢静脉疾病的治疗是合理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记者:孙教授,我们知道,有很多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病人往往也会同时患有静脉曲张,这部分病人到过很多医院求治,结果往往被告知,不能采取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是不是这样的?

  孙新明:是这样,按照传统的理论,这类患者的确是手术禁忌症。既往的观点认为:在深静脉堵塞的情况下,针对浅静脉行剥脱治疗,下肢静脉血就失去了回流的途径。最新的研究显示:下肢静脉是一个网状结构,针对部分已经曲张的浅静脉治疗,完成不会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反而会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也就是说,既往DVT史的患者,仍然可以接受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DVT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肢DVT发生前就合并静脉曲张。而另一种是,继发于DVT后的静脉曲张。DVT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使DTV基础上的下肢回流障碍进一步加重,在现代医学对陈旧的DVT缺乏有效的改善措施的情况下,针对其合并的下肢静脉曲张进行治疗,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下肢静脉回流的状况,因此,认为:对于这部分患者,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发病一年内的DVT患者,不宜接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对于一年以上血栓已经机化、再通的患者,是适合手术治疗的。

  记者:您的说法,拓宽了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范围。应该说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特别是DVT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福音。现在血管外科界,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案争论也很激烈,您怎么看?

  孙新明:中山医大的王深明教授,早在十年前就阐述了关于“DVT合并静脉曲张可以针对静脉曲张进行治疗”的观点。基于这个理论,我本人,已完成了对四十余例合并DVT静脉曲张患者的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对于,DVT合并静脉曲张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对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十年前,曾风靡一时的“带戒术”效果并不理想。而很多专家曾崇尚的“深静脉瓣膜修补术”,合并症也比较多。但是,有些同道在瓣膜修补术方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这与个人的技术能力有很重要的关系。在近年的学术会议上,众多的专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大家一致认为:在没有较大把握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进行瓣膜修补。如果处理不当,进而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引发比存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更为严重的后果。根据,我院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观测到,没有任何下肢静脉曲张症状的成年人,存在下肢深静脉瓣反流现象的占受检人群的70%~80%。盲目地作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断,盲目地进行“带戒术”、“深静脉修补术”都是不科学的。对于这部分患者,在没有浅静脉曲张时,建议采用穿弹力袜和药物治疗为主,对于已经合并浅静脉曲张者,建议采用微创治疗技术针对浅静脉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弹力袜及药物治疗。

  记者:孙教授,我记得,在2011年3月份,解放军总医院曾召开一次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研讨使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在血管外科专业,大家都知道,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至于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的效果褒贬不一,您是怎么评价硬化剂治疗技术的?

  孙新明: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的确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硬化剂治疗的演变包括了硬化剂本身的演变及硬化剂治疗手段的演变两个过程。近年,国产硬化剂----聚桂醇的问世及泡沫硬化剂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硬化剂治疗的效果,减少了硬化剂治疗的副作用。硬化剂的注入方法也包括了直接注入法和借助导管介入注入的方法。治疗的范围也由只针对治疗表浅的曲张静脉的侧枝到针对大、小隐静脉的主干注入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硬化剂的治疗,需要在超声检测下进行,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也存在着造成深静脉血栓、肺梗塞、脑梗死、眼底小动脉梗塞等问题。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患病人群的生活和生存质量,采用风险较大的治疗方法,是否可取,有待商榷。之前,我曾经提到:由于下肢静脉结构的复杂性,任何想通过单一的治疗手段来解决下肢静脉曲张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硬化剂、泡沫硬化剂治疗,作为“多元化微创治疗技术”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必要的,在同其他多种微创治疗技术配合基础上,针对表浅的、细小的曲张静脉及浅表毛细血管扩张,都是简单有效的。

  记者:最近,在静脉疾病的治疗领域,除了您倡导的“多元化微创治疗技术”之外,我还听说了一些似乎也是微创的治疗技术。比如“微管介入消融技术”、 "抗栓消融疗法”、“静脉修复液”,“溶栓通脉法”与“微管介入导融术”,甚至德国引进的“超声纳米疗法"”技术,我们也很想知道,这些技术是否也属于您所倡导的微创治疗技术呢?

  孙新明:你说的“微管介入消融技术”、 “抗栓消融疗”、“静脉修复液”,甚至还有的医院说是从德国引进的“超声纳米疗法"”技术等等,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中,及国内、外血管专业文献中都没有提及过。我和美国、德国及国内多位从事静脉疾病研究的专家们交流中,也从未听说过关于这些技术的说法。我只是通过一些到我院来就诊的患者自己介绍说,他们曾接受过这种所谓的“先进技术”的治疗。通过与这些患者的交流了解到,那些所谓“微管介入消融技术”等名目繁多的“先进技术”,不过是给硬化剂治疗起了一个掩人耳目、玄而又玄的新名称而已。很多不明真相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三~四个月后就复发了,更有甚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局部血管炎症反应强烈,出现了红、肿、热、疼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形成血栓。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也给我们医生再次手术的治疗加大了难度。更可笑的是有一种“放血疗法”,将曲张静脉内的血抽出来,妄图治疗静脉曲张,稍微有些医疗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到这是一些极其“荒唐”做法。

  这些非专业的医院,使用劣质的硬化剂,并且只针对暴露在外的曲张静脉血管进行治疗,对隐静脉、深浅静脉交通支不做任何的处理,不能解决静脉曲张的根本问题。由于,缺乏超声的监测,存在极大的医疗风险。“放血疗法”更是荒唐至极。希望广大患者到正规的三甲医院周围血管专科就诊,获得规范的治疗,不要被那些所谓的“先进技术”所蒙蔽。

  记者:您的这些忠告很重要! 今天占用您很长时间,跟您学到很多东西,谢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衷心感谢。

  孙新明:不客气,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交流,使广大患者能够获得一些下肢静脉疾病的普通常识,重视下肢静脉疾病的保健和防治。再见。

  记者:再见,孙教授,再次表示感谢!

相关标签
新明
专访
下肢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