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受者如何选择免疫遏制剂方案
主持人:陈教授,你好!我国从1977年开展的首例肝移植手术以来,肝移植已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那么您觉得目前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现状大概是怎么样的?
陈虹教授
陈教授:目前,我国肝移植的现状主要就是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展的非常迅速,尤其是在肝移植术后的短期、长期存活率较以前都得到明显改善,但就相对于短期的存活率,那么长期的疗效,还是说存活率来说还是不够令人满意的。根据美国1997-2007的十年间数据显示,在肝移植术后的病人在术后1年的存活率大概90%左右,而10年的存活率则仅为60%左右,那么对于尸体肝来说,活体肝移植相对来说要好一些,达到70%左右。我国肝脏移植注册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为止, 3年的存活率达到61.1%,而5年的存活率也只有56.4%
主持人:问:陈教授,您觉得影响这些长期的存活因素是什么呢?
陈教授:影响长期存活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移植物的丢失、还有一个就是由于免疫制剂的长期使用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包括肾功能的损害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还有一些新发肿瘤等等
主持人:陈教授,那您刚刚有说的肝移植后的一些肾功能损伤,那这个问题也是广大移植受者比较关注的,那您觉得肾功能损伤目前的一个发生情况高吗?
陈教授:就目前而言,肝移植术后,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还是较高的,有数据显示:术后1个月,肾功能损伤可以达到48%,术后1年可以达到51%,术后5年可以达到58%。那么在移植术后10年的话,可以几乎达到70%都会有肾功能损害。所以,长期的随访观察也发现,对移植术后,有肾功能损害比没有肾功能的损害的风险要高4倍。
主持人:那有哪些药物相关的因素会导致肾功能的损伤呢?
陈教授:一般来说,导致肾功能损伤的主要因素还是CNI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因为CNI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它是有剂量和时间上的依赖性的
主持人:那陈教授为什么CNI类药物会导致肾功能损伤?
陈教授:是这样的CNI类药物主要包括普乐可复(FK506)以及环孢素,这类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导致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它一开始是一个功能性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它会出现一个起止性的病变,就是时间长了如果不即时更换药物或者是改换免疫制的方案,它的这个长时间的收缩会使小动脉玻璃样变,会导致间质的纤维化,这样就会导致了肾功能的长期损害,这个时候如果时间长了3到6个月,那个时候如果即使再换药也很难彻底改善肾功能。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