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
主持人:两位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初次来诊断肺癌的患者,诊断以后医生首先是否会告诉病人自己得了肺癌?另外,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告诉他?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经验?
王洁:与患者的沟通实际上是一种技巧,肿瘤科大夫较好要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我常常是这样做的,一般来就诊的患者,首先抓住一切机会与家属做简短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素质怎么样,还要征求家属意见病情要不要告诉患者,告诉到什么程度。比如仅仅告诉他是癌,还是把整个病情包括分期都告诉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跟他的家属沟通,得到家属的建议。
国外的患者要求一定要如实告之病情,不告诉是犯法的,你侵犯了我的权益。而国内不是这样,有些患者刻意地回避这些问题。但是有些患者要求知道自己的病情。所以大家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告之策略。比如我想要知道我的病情,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如实告诉病人。若家属不想让患者知道他是肿瘤,但是又必须接受治疗,这个时候可以告诉患者,你肺部有肿瘤,目前肺癌依据不足,良性可能性大,但不治疗以后有可能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甚至可能转变为恶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这样让他接受积极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不会产生情绪的波动。
这是一门技巧,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家属和病人的意愿跟患者交流。此间,有两点很重要:其一医生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让患者在第一印象中信任医生,这个信任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他对你起码的信任都没有,后面的治疗肯定就谈不上。其二,整个过程中一定要互相尊重,医生不能高高在上,尤其对于我们的肿瘤病人应有更多的理解、尊重、包容,和平等的交流意识,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陈克能:医疗环境相互理解非常重要,虽然大家对医疗界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这其中有体制的问题,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也有社会的问题,这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话题。但是我恳请大家相信,作为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来讲,绝大部分的医务人员是会帮助大家的,都会伸出援手,尽管有时候可能说话上不是很周到,但是他的内心里头一定是为病人着想的。首先医生跟病人一定是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从这个角度出发事情就比较好办。
第二,作为医生来讲,一定要有自律,要换位思考,假如说这个病人是我的亲人,我会做什么样的治疗?我们在讨论的时候经常说,假如说这是我父亲我会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总的来讲大家都应该知道,医生穿了工作服以后,从宣誓那天开始,就是要献身医疗,会尽一切努力帮助病人,所以我们的患者不要太多的顾虑。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