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乙肝抗病毒药物都作为一线推荐
主持人:我们国家投入了人力、物力、资金用于慢性乙肝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最终这些结果将逐步应用在临床上以提高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随着我们新的慢性乙肝治疗的抗病毒药物越来越多,其实每个药物都有优化治疗的范畴,在药物之间有没有一些选择的标准?
唐小平:当然,抗病毒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给病人选用抗病毒效果最强、耐药最低的药物,但我们的国情跟欧美国家不同,还要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2010年四月份我在维也纳参加了欧洲肝病年会,期间国内专家与欧洲专家举行了一个论坛,论坛上我有幸代表国内专家做了一个报告。报告后有欧洲专家提问:“拉米夫定在西方国家已经不作为乙型抗病毒药物的一线药物,为什么国内还用得那么多呢?”。我想了一下,回答说;“我很羡慕你们,所以病人都可以开最贵、较好的药物,不用考虑病人的经济情况,但国内还做不到。就像你们街上跑的车子一样,很多运送垃圾的车都是奔驰,但让所有国内人都坐奔驰还是不可能的现实,所以在国内还有很多开夏利、甚至骑自行车的。温家宝总理说过,任何一个大数字被13亿来除就变得很小,我们就是投入再多,用到13亿人身上就不够了。所以说很多病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支付问题,不是我们不想用最新的、较好的药物,而是很多人还用不起。”
病人肝功能不好,HBV DNA很高,甚至有早期肝硬化的表现,如果不采取治疗,可能会发展到肝硬化,重症肝炎,甚至肝癌,总不能不治疗吧,总要想办法来阻止疾病的进展吧。而且现有药物之间的差别,不像奔驰跟夏利的差别那么大。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如果选择合适的病人,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反过来又说明个体化优化治疗很重要。
所以这次修订的指南没有把这些抗病毒药物明确分为一线和二性,正是因为考虑到了我国的具体国情。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