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小儿遗传代谢病 > 为什么政府要用法律的形式去推行“新筛”?

为什么政府要用法律的形式去推行“新筛”?

时间: 2013-03-25 16:1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为什么政府要用法律的形式去推行“新筛”?

  求医网:为什么政府要用法律的形式去推行“新筛”?

  专家:第一,我国每年有大量的“遗传代谢病”孩子出生,为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的发展战略。

  我国是出生缺陷的大国,每30秒种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存在各种身体结构、智力或代谢方面的异常。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约为1600万到2000万之间,而其中每年有80万至120万出生缺陷儿诞生,占全部出生人口的4%到6%,其中“遗传代谢病”患儿达40万至50万。根据我国出生缺陷监测和残疾儿童调查结果,国内累计有近3000万个家庭曾生育过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儿。

  第二,我国国民以及医务工作者对于“遗传代谢病”的知识了解太少,认识不足,必须用法律的形式加速普及的过程。我国是从1981年才开始提出新生儿筛查的概念,到了94年才立法推广。目前绝大多数家长还不了解“遗传代谢病”检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求医网: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

  专家:“苯丙酮尿症”在我国开展宣传和检测的时间比较长,成为众多遗传代谢病中优秀度比较高的一种。 “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刚出生时常常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从外表上一点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患儿常在3个月左右头发由黑变黄,小便有难闻的“鼠尿臭”。家长常常要到6个月以后才会发现患儿不会笑、不会爬,甚至出现抽搐。而此时再开始治疗,严重的智力障碍已难以避免。

  神经系统及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苯丙氨酸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大脑的损伤无法挽回,所以,PKU的早诊断、早治疗是一个关键。如果不进行治疗,患儿最终会因抽搐脑缺氧而死。

  诊断为“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应立即开始治疗,即限制新生儿的食物中苯丙氨酸含量。

  据报道,生后立即治疗者,患儿即能正常发育,智力基本正常。如果等到五、六岁,小儿的大脑已经发生损害,再治疗就难以收到效果了。如果能早检测、早确诊、早治疗。对婴儿可喂给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为幼儿添加辅食时应有尽有以淀粉类、蔬菜和水果等低蛋白质食物为主。由于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缺乏时亦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故仍应按每日30~50mg/kg适量供给,以能维持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在2~10mg/dl为宜。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到青春期以后。

  求医网: “苯丙酮尿症”使母亲变成了杀死自己孩子的“凶手”?

  专家:因为目前我们很多父母和医务工作者对于遗传代谢病都不了解,往往会忽视孩子早期的症状,医务工作者没有过多的临床经验也会导致误诊和难确诊,结果孩子仍旧在不断的吃母乳或是其他的蛋白质类食物,体内的毒素越来越多,逐渐伤害孩子的各个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悲剧。

  求医网: 为什么要参加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查?

  专家: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查是一种简易、快速和廉价的血斑试验。通过这种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遗传病,并进行及时的治疗,使其健康成长。

相关标签
杨艳玲
教授
新生儿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