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遗传代谢病就是有代谢功能缺陷的一类遗传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代谢大分子类疾病,小儿遗传代谢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如何治疗是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儿科专家刘清泉教授将和我们一起聊聊小儿遗传代谢病,刘教授从事遗传代谢病20载,医术高明,欢迎刘教授!
刘教授: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
刘清泉 教授
主持人:小儿遗传代谢病对儿童的危害非常大,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病因。
刘教授:遗传代谢病致病原因定位在13q14.3,其发病机制迄今未名,现认为其基本代谢缺陷是肝脏不能正常合成血浆铜蓝蛋白,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以致自胆汁中排出铜量减少。人铜蓝蛋白基因位于3q23—25,其基因突变与本病相关,目前发现6种移码突变导致编码蛋白功能障碍铜蓝蛋白无法与铜结合。铜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许多重要的酶,如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酪氨基酶、赖氨酸氧化酶和铜蓝蛋白等,都需铜例子的参与合成。但机体内铜含量过多、高浓度的铜会使细胞受损和坏死,导致脏器功能损伤。其细胞毒性可能铜与蛋白质、核酸过多结合,或使各种膜的脂质氧化,或是产生了过多的氧自由基,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过氧化物小体九、溶酶体等。
>>>推荐阅读:主任医师邱文娟介绍小儿遗传代谢病如何治疗
因此,铜缺乏或过量储积都会造成疾病。人内铜的稳定是通过肠道吸收和胆汁排出两者间的动态平衡维持的。 肝脏是铜但写的主要器官,食物中的铜约有40%—60%在小肠上段被吸收、经静脉进入肝脏,肝细胞靠其溶酶体合成铜蓝蛋白,每日约有0.5—1mg铜合成铜蓝蛋白,并分泌入胆汁由大便排出,每日由胆汁排出铜1.2—1.7mg。尿中排出量约为0.07mg左右。铜蓝蛋白是由10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糖蛋白,每一分子中结合有6—7个铜离子,在酶催化过程中世为一种氧化酶,可使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促进转铁蛋白合成,并可催化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氧化反应。正常人血浆中,90%—95%的铜结合在铜蓝蛋白之中,小儿血液中铜蓝蛋白的含量为200—400mg/L。仅仅一少量与白蛋白或氨基酸结合,即所谓的非铜蓝蛋白铜,是铜在血液中和各组织间转运的主要形式。人体内总铜量(约100%)的8%储存于肝脏内,居各脏器之首,其次为脑、心、肾等组织。正常成人肝铜中约80%与金属硫因相结合而储存于细胞浆内,其余则与各种肝脏酶结合存在。当这种机制发生缺陷时,铜自胆汁中排出锐减,而肠道吸收铜功能正常,大量铜储积在肝报,最终导致肝功能异常和肝硬化,透视由于肝脏合成铜蓝蛋白速度减慢,血液中铜蓝蛋白降低,而非铜蓝蛋白铜增高,致使由尿中排出增加,同时铜由血循环再转移到体内其他各组织中,逐渐沉积在脑、肾、肌和眼等组织中,造成细胞损伤,临床出现各系统被累及的错综复杂的相应症状。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