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小儿保健 > 如何让孩子度过适应期

如何让孩子度过适应期

时间: 2013-10-17 11:2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其实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质疑。感觉在新爱婴早教中心上幼儿园的孩子就是被爱包围了,在家里除了被家长宠爱以外,在幼儿园里还会得到老师的照顾,当然孩子也会学到很多的东西。但是毕竟这种轻松、愉悦的关系和一些公立幼儿园很多孩子在一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可能有一些小朋友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当孩子慢慢长大要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他进入小学了,这样一个过渡孩子怎样适应?

  邵月梅:事实上我们讲到所有的这些关于理念,关于蒙氏,关于对这些氛围,是我们提供给孩子一个生活的氛围。我们刚才讲到的蒙氏的主题课和我们识字课,在所有上课的过程中,孩子都是有自己的规则和意识的。比如说早上来吃早餐的孩子,如果到了九点的时候我们会提醒孩子,比如说奇奇,我们还有两分钟就要上课了,请你快点吃。我们不会是说完全没有限制的去纵容他所有的行为,而是事先跟他定好规则,你在遵守这个规则的情况下去完成一些事情,而不是说自由到没有任何的尺度,不是那样的概念。

  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说,让孩子充分自信,然后他自己不管是从心理方面的,还是从其它方面得到很大满足的时候,他是足够开心的,他很自信,他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他都会很坚强。我相信也有一些孩子是被管出来的听话,但是那种听话他一旦到他年龄段稍稍大一些,12、13岁,当他觉得自己有力量足够去逆转的时候,那时候我觉得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如果在很小年龄段,你给孩子建立好规则意识,对很多的事情,直到说,比如说我到小学上学,我要遵守老师话,我在幼儿园我听老师的话跟小朋友的友好相处,所有的这些,当我们把所有积极善的一面规则交给他的时候,他从小就有一个概念了。而不是说我现在的生活,我现在太小了,所有的人都可以管我,我不能自己作主,妈妈和老师说让我做什么,我现在没有能力反抗,我执行了,但是并不是我内心真正的束缚,那种其实是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可能我们话题说的有点远,确实现在很多10多岁的孩子他们跟父母没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这其实是在他6岁以前就埋下种子了,因为当时父母没有很好的尊重这个孩子给他选择的机会。

  其实,国内的父母很多都是。比如说今天天气冷,你要多穿一件衣服,孩子说我不冷,你一定要多穿,你不穿我就怎么怎么样,很多这样的父母。包括吃东西的时候,其实很多国内的父母,特别是老人,他会担心孩子的身体,而不过于担心孩子的精神。所以,他对吃非常的重视。说,如果没有吃饱接受不了,如果学习没有上完就行了,但是这样的情形会导致一个情况发生,孩子的冷与暖,孩子不知道是大人知道,或者老人知道,但是老人们会跟他一辈子吗?当孩子可以自己做选择的时候,他就可能发生很大的偏差,到那个时候他行为发生偏差的时候,家长再转过来想跟孩子进行沟通,因为你从来没有尊重他,可能他对你已经关闭了,觉得父母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对象,他不关心我的感受。那我可能会选择跟外面的人沟通和交流,外面的人给予我的真的是好的指导或者是不好的指导,可能就会有很大的情形和误会产生,这其实是更应该担心的。我觉得其实我们平时经常有的时候在园里面上课,因为我们周末的亲子课是四个月开始上,会有老人、阿姨、爸爸妈妈带来上课,周末爸爸妈妈带来上课的是居多,但是老人跟孩子,或者是阿姨跟孩子是会有很多的行为偏差。我觉得父母可能因为工作忙,有很多的细节是没有办法照顾到的,但是像老人跟阿姨照顾小朋友,在很小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行为的偏差。这个可能说起来话题太长了。

  主持人:其实这方面的话题我们有机会可以再聊,包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我觉得也是一个技巧。在这里我们点一点不展开,其实我个人感觉,我很少说有跟我妈妈说:“妈,你辛苦了”或者“妈,我很想你”这样的话,我很少说。包括在过生日的时候我也很难说出“生日快乐”这种话,可能对于国内孩子和年轻人来讲,很直接的和家长、长辈去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或者说表达自己的爱意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是否在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里面,如果说家长给孩子的教育是偏向于西方的,那我们的心情和感情是可以直截了当的表达的。但是孩子慢慢长大以后,这些东西是很容易就说出够的?

  邵月梅:我相信是的,其实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可能不太会用语言表达,可能会用各种行为,他的行为可能是一定让你穿暖和吃饱和学习好。我们小时候的概念是很直接的语言,表达的非常少。但是我对我的女儿,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我们两个每天从早到晚会互相亲自己的脸会非常多,我不会把这样的行为表达出来,我会希望女儿长大之后也是能够像我这样有爱或者有任何的情绪可以直接的表达出来。可能平时对父母,我们心里面都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因为父母跟我们的相处方式决定了我们不会那么耐放,或者说我们平时也会想,如果父母对我们这样,我们可能也就不要对他们太热情怎么样,但是我还是建议,因为你现在还很小,你已经体会到这样的方式,其实并不一定是家长非常乐意接受的时刻,比如说给妈妈买一支花,或者是给他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时候,直接表达出妈妈我爱你。

相关标签
小儿保健
小儿智力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