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防治骨质疏松症有什么方法吗,我们请国内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忠厚教授给大家讲一讲。
刘忠厚教授: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提出:
女性35岁以前、男性40岁以前,要用各种方法使峰值骨量越高越好。具体办法是营养、运动和光照,三者缺一不可。
进入老年期的男性和女性,已进入骨量减少期。这时需要药物治疗、联合用药治疗或综合治疗。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或严重骨质疏松症者,单纯补钙一定不行,一定要联合用药治疗。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要因人而异,由医生决定选用何种治疗方案。
介绍以下几种联合用药方案:
1、钙+活性D;2、钙+活性D+雌激素;3、钙+活性D+降钙素;4、钙+活性D+双磷酸盐;5、钙+活性D+甲状旁腺激素+双磷酸盐;6、钙+活性D+雌激素受体;7、钙+维生素k+雌激素。
主持人:高位年轻人应该怎么办?
刘忠厚教授:人们通常以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疾病,殊不知,在年轻时,危险就已经潜伏在你周围了。
人骨头的积累,在25—30岁之间,会达到最大骨量即骨峰值。因此,可以说,人老以后会不会得骨质疏松,什么时候得,或者骨质疏松的程度,和儿童、青年时期骨头的生长息息相关,要注重这个时期的预防。
而且,某些特殊类型的骨质疏松,包括不明原因的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因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会发生在某些年轻人,甚至青少年身上,例如库欣综合征、甲亢、甲旁亢等内分泌疾病,或者接受特殊的药物治疗,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很大。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率很低,但对患者影响时间长、危害严重。
原发性骨质疏松,一般是发病以后才开始用药,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则应当提前用。比如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会影响女性激素的水平,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很高,可以“防患于未然”,即尽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再辅以必要的骨密度测定,适时开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另外,这些病人在选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时,一定不能乱用,否则还会导致原发病恶化。例如,患有雌激素相关性肿瘤者,如患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时,就不能选用雌激素类药物。因此说,虽然现在大多数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毒副反应都很小,但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对于这类年轻人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相似,都要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但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在使用抗骨吸收的药物,及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时,要非常谨慎,一般来说,只使用经过严格临床验证的、相对安全、对骨骼的生长发育无不利影响的药物,如活性维生素D或部分双膦酸盐类药物。而且,对于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用药时机的选择,也和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不一样,其诊断需要将骨密度与同龄人骨量平均值相比,如果低于2.0个标准差,就可以认为存在骨质疏松,而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开始用药的标准,是与青年人骨量最高时的骨密度的平均值相比,降低2.5个标准差。
当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如嗜酒、过度吸烟等。在门诊上,我曾经接收过很多年轻的骨质疏松病人,小的只有20多岁。究其原因,大多都是因为有不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年轻人对骨质疏松也依然要提高警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