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 > 如何预防高血压

如何预防高血压

时间: 2013-10-09 17:4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经过您详尽的介绍,网友比较关注一个问题,高血压患者平时生活中应该怎样更好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病情得到控制,我们平时应该怎么样预防高血压,包括饮食上肯定要注意了。[14:19]

  [周晓芳]: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做客人民网,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能够把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通过这个平台传播给大家。一是生活方式方面的,刚才主要讲的是饮食,按照我们的指南,除了饮食之外是规律的体育锻炼,我经常跟我老的病人讲,我说心血管的锻炼和一般的体育锻炼不一样,提出的体育锻炼要求我们跑步,出大汗做一些很强的。但是心血管所要求的是规律的,一周较好有五天,至少要有三天,每一次,或者说每一天至少要有30分钟。有时候你给老百姓讲他很难掌握,每个人的强度不一样,通过运动之后感觉到刚好有一点出微汗了,出毛毛汗了,就可以了,就够了,不是说一定要在跑步机上浑身大汗。[14:19]

  [主持人]:不是过量的运动让自己的身体特别疲惫。[14:19]

  [周晓芳]:那样对骨骼肌很好,对心血管系统就是过量了。我们的锻炼不是一般的锻炼,要求有氧运动,比如我去做哑铃,做一些肌肉锻炼,不是这样的,心血管要讲有氧锻炼建议的是散布,还有骑车。要快步散布,不能慢慢的走,像公园里走,一定要快一点,要增加一点负荷,但是又不能太大。心血管面临的主要危险人群就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白领是一天到晚在公寓里,完全没有运动,骨干一天忙得没有办法,精英一天更是24小时奉献给单位,奉献给社会。他们都缺乏锻炼,缺乏有氧运动,长期坐,这些都是高血压应该预防的。从生活方式,从饮食,要有高血压防控的知识,40岁以上的人有病没病,有感觉没感觉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血压。我们去年高血压行动的口号是“知道你的血压”,他因为感冒来看病,我们问他你有没有高血压,他说从来没量过血压,我说那你为什么不量,他说没必要。我们现在要求40岁以上必须知道你的血压,至少两年量一次,如果你已经成为高血压就是另外说了,这是对公众。要知道你的血压,不管你什么原因到医院就诊,都要求你的医生给你量血压,我们建议家庭自测血压,很多有自测的血压仪,要用国家认证的。这也是纳入高血压整体人群防控的,要知道,要提高国内的知晓率,国内目前2亿高血压病人,可是知晓率只有54%,只有1亿人知道高血压,还有很多人是高血压,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最后生命的一刻死于高血压的时候才知道他有高血压。知晓率的提高就是要在家里量血压,监测血压,40岁以上的知道你的血压,这也是高血压防控的一方面。[14:20]

  [周晓芳]:如果你的家人、朋友亲戚里有高血压的病人,应该告诉他们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服药治疗,高血压不像感冒三天两天就能看到成效的,过去我们认为是终身制,现在也不一样,因为医学、药学的进步,有些病人真的可以治愈不一定是终身,很多人需要一个长程治疗,有些人一开始很积极,三年五年可以做到,五年八年不一定做到,开始做得很好,五年八年停药开始反弹,前功尽弃了。如果家里有亲戚朋友有高血压的话,可以鼓励他们在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坚持长期治疗,这样预防我们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这些都是高血压防治里非常重要的。老百姓中高血压一定不要自己擅自到药店去买药,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到药店去买药,你到要点去3块钱2块钱都可以买药,吃了可以都可以让毫米汞柱下降,到底药在体内怎么样引起改变,不是专业人士没办法很好的理解,很好的掌握治疗的节奏和程度。[14:20]

  [主持人]: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去医院寻求非常准确的治疗,坚持长期的治疗,不能前几年我能坚持后边不能坚持了。[14:20]

  [周晓芳]:对,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高血压防控。[14:20]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精彩介绍,听完专家的讲解,相信大家对于高血压疾病会更加注意,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过度劳累。最后祝患者们早日身体康复![14:20]

  更多专家视角:

  王文、陈伟伟谈彻底治愈高血压

  孙宁玲谈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

  陈伟伟、孙宁玲教授谈高血压的致命危险

  心血管病专家吴海英介绍高血压药物治疗常见问题

  华侨医院专家杨方提醒儿童肥胖需警惕高血压

  【文章转自:人民网】

相关标签
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