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刚才说到肥胖一系列重要性还有成因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想了解怎样判断孩子营养过剩,还是说过于肥胖,有什么依据?
李时莲:原来有一个公式,测这个孩子不彩虹别年龄,有一个标准的身高、性别、体重。我们测得的体重减去标准体重,除去标准体重,乘上100%,大于120%就叫肥胖,当然还分轻度、中度、重度,原来用肥胖度,现在有的地方用这个去衡量的。后来发现因为儿童身高影响因素考虑进去,比较科学的情况下,比较推崇体重指数,体重指数就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相当于人体单位面积的体重重量,包括身高是高或者是矮,主要是这个男孩子是23,女孩子是24,就是胖的。我们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也觉得有一定偏差,让大家知道,衡量一个人胖和瘦有多种衡量的。在居家D父母衡量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看你孩子是不是胖,看你的孩子是几岁,就跟几岁的孩子,比如这个班三岁,你也三岁,看你的孩子在这个班里属于程度胖瘦。比如在这个班里就是属于偏胖的,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特简单,就是家里都有软皮尺,给他量腰围,儿童腰围该是在肚脐水平量一圈,再量臀围,后屁股是最鼓的地方,后面也是水平处,屁股后面看哪最鼓,在最鼓的水平处量一圈,用腰围除以臀围,小于0.8,问题不大,大于0.8要警惕了,如果等于1,就是腰围和臀围基本一样了建议到医院去看看。找大夫给你综合评估你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肥胖。先用肉眼去看,跟你这个孩子同年龄,彩虹别,去看,一组里的人你的孩子属于偏胖的还是偏瘦的,可以这么比较,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拿皮尺量一量。
浩然妈妈:七个月,孩子23斤,像同年龄的孩子一样练习站立,站早了,这么胖的孩子会让骨骼变形吗?
李时莲:七个月太早了,要一岁让他练习站立,他23斤,相当于1岁孩子的体重。他这属于偏胖的孩子。
浩然妈妈:孩子是7个月男孩,辅食没有加太多,五六天吃一次蛋黄,半个左右,肉给得很少,冬天吃一点果汁,五天左右排便一次,是正常的。
李时莲:排便的时间间隔太长了,天天都得有大便,我觉得得加菜。如果没有长牙,菜泥要赶紧加上去,大便五天一次,以后不光是胖的问题,以后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七个月,应该每天都有**羹了,因为**黄对孩子脑部发育非常有好处的,要保证每天有一个**,五六天才一个,比较少。
主持人:浩然妈妈您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李时莲:七个月的话,不知道补钙的情况,腿的发育怎么样,这些都跟看骨骼发育,因为没有见到孩子,不知道骨骼发育怎么样,弹跳力怎么样,七八个月都可以翻身、滚、爬,而且搁在腿上,都能弹跳。这方面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双手拖着,往前试探迈步,但是不能撒开手站,撒开手站太早了,七个月的话,又超重,容易压得下肢欧平。
主持人:还是不建议这么早学站。
李时莲:可以拖着练弹跳。
主持人:下面的网友问题比较多。 网友:我家宝宝快4个月,纯母乳喂养,食欲很强,每两个小时吃。
李时莲:偏胖也偏高,母乳两个小时稍微长一点,在这个时候可以喂一些果汁水,不要喂奶太勤,要三个小时喂一次比较好。要不然吃得奶太多了,而且把胃撑大以后,加辅食吃得也比较多,这样增加了胖的基础。
网友:我孩子现在五个多月10天,20斤,出生时只有7斤,母乳喂养算不算偏胖,现在抱到哪里,别人都说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李时莲:这也是属于身长也超,体重也超。这样的孩子母乳喂养,不知道一次喝多少分钟,多长时间喂一次,如果按照三个小时一次,一次喂10分钟或者一刻钟,应该问题不大的。我们说的是单纯性肥胖,不包括内分泌疾病,如果没有内分泌疾病,还是喂养的问题,看他母亲是不是三小时喂一次。现在有的母乳不管几个小时,一哭就喂,而且不喂水,随时随地喂母乳,这样不对,没有规律,对胃肠的消化和休息没有规律,对孩子没有好处的。有些不清楚的地方,想控制孩子胖的话,只能通过母乳的时间严格控制。
主持人:隔的时间长喂一次,喂的量次数就少了。
李时莲:如果一会一喂就不行了。
主持人:像一岁以内的小孩,母乳喂养孩子偏胖,这种情况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李时莲:有的孩子就是能吃,家里也愿意他使劲吃,吃完以后长胖了,觉得孩子长好了,其实也不是。
网友:我的宝宝三个月,身体65公分,重17斤,我是纯母乳喂养,这个宝宝算胖吗?以后会不会一直胖下去?
李时莲:这个孩子还可以,可能稍稍超一点,但是这个问题不大,因为三个月,过几个月母乳换成奶粉,还要瘦一些。
主持人:这个没有必要担心。
网友:每次喂奶时,他一般都要吃两边的奶,有时他是必须要吃,不给吃就哭,有时他吃完一边不吭声了,但把他放下他时常啃手,吸吮大手指,我觉得他可能没吃饱,就继续喂,他也继续吃。请问专家这样情况下我要给他吃吗?会不会导致他吃太多?
李时莲:一般孩子饿哭闹给喂,我们临床看这样的孩子是缺锌。母乳的母亲要多吃一些青菜,像补锌的胡萝卜,豆制品,还有补钙的食物,每个母亲的奶量都不一样。这么点的孩子也不主张吃一些补锌药,从母乳的质量上,妈妈注意这方面的饮食,增加锌钙铁的摄入。 因素很多,从营养角度来说缺锌,从心理来讲是安抚,比如安抚,有一套操,可以关注一下。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