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关乎女性一生的健康幸福,但却很少有人了解产后盆底康复是怎么回事。研究表明,女性产后如果不进行盆底功能康复,很可能导致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下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刘颖琳副教授,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女性该如何积极应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威胁。
专家简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刘颖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围产医学博士。对围产医学,尤其是有关胎儿宫内感染的防治、妊娠合并肝病的诊治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优生优育、产前诊断、高危妊娠监护、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异常分娩等处理有一定的造诣。对妇产科的常见病,如女性生殖道感染、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症、盆腔包块等诊治均有较全面的了解和心得。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涉及整个盆底的脏器,主要指生殖器官和泌尿道周围的支撑组织松弛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受影响。在临床上表现为盆腔脏器的移位和脱垂、尿失禁、大便失禁以及阴道松弛。
刘颖琳副教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尿失禁。尿失禁分为几个类型,常见的是压迫性尿失禁。压迫性尿失禁是指咳嗽、打喷嚏、大笑、快速跑步等腹压增加时,尿液不由自主地漏出,这与腹压增加有关。还有一种常见的尿失禁是紧迫性尿失禁。紧迫性尿失禁指患者有尿意的时候,失去排尿自控能力,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另外,尿失禁还包括混合性尿失禁等等。其他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子宫脱垂、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等。
准确来说,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不同报道数据的差距很大。这与调查方法和调查人群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比较准确的数据是2006年我国一项关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大约有18.9%。更年期(50-59岁)妇女患病率大约有28%。至于其他的一些调查,如果调查对象是针对有相关症状的妇女,那么患病率就可能会更高。
孕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可高达60~70% 别等症状严重才就诊
主持人:什么时间就诊是较好时间?
刘颖琳副教授:国内关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统计有很多,除了先前所提及的尿失禁发生率的情况,现在也有文献关于妊娠分娩对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调查,妊娠期间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夜尿频繁、便秘等等症状,在孕妇中的发生率可高达60~70%。在过去,很多人对这些症状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认为这并不是疾病。但是,现在随着人们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重视程度的加深,相关的调查与数据越来越多,这对本病的防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刘颖琳副教授:她每个月在门诊接触到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大概有几十例。产科医生一般会建议妇女在产后回门诊进行常规的复诊,以便及时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一些主动就诊的患者,往往都是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子宫脱垂,或者是尿失禁难以自控,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妊娠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首要原因 更年期是另一个“爆发期”
刘颖琳副教授: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与年龄、遗传、药物、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目前公认的一个确定因素是与妊娠分娩有关。妊娠及阴道分娩是生育年龄妇女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女性妊娠的过程本身就会对盆底功能造成影响。怀孕期,随着胎儿在子宫内逐渐增大,母亲体重逐渐增加,都会对盆底造成慢性损伤。当自然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难免对盆底组织造成创伤。“我们想象一下,当胎儿的头部撑开盆底组织时,会对盆底结缔组织和神经带来一定的损伤。这确实是一个造成盆底损伤的确定因素。胎儿越大,分娩的难度越大。采用阴道助产如钳产和吸引产对盆底的伤害更大。”刘颖琳副教授补充,剖腹产由于胎儿没有经过产道娩出,对盆底的损伤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国外的资料告诉我们,一个女性随着妊娠次数增加,剖腹产对其盆底的保护也越来越小,因为怀孕本身就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除了刚才所说的妊娠分娩之外,刘颖琳副教授告诉我们,更年期对于尿失禁的发生也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尽管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她们曾经妊娠或分娩与否,在尿失禁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女性踏入更年期,她们的盆底功能也会进入一个转折点,不少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比如尿失禁、子宫脱垂。这是因为进入更年期,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激素也产生变化,对盆底脏器存在一定影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