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脑积水 > 脑外科专家胡金明、吴新林介绍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脑外科专家胡金明、吴新林介绍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时间: 2014-03-14 13:0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脑积水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所以一定要做好脑积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下面脑外科专家胡金明和吴新林将就脑积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行介绍。

  专家介绍:

  脑病老中医胡金明

  脑外科专家吴新林

  笔 者:吴主任,有一位湖南常德的病人家属打来电话,感谢你们挽救了她丈夫的生命,能给我谈谈当时的情形吗?

  吴新林主任:这还是去年年底的事情了。病人是一位姓唐的男性,46岁,湖南常德人,因车祸致伤头部,昏迷1月有余。先后在广州某两所医院就诊,经过两次手术治疗,花费近二十万元,出现颅内感染,家属已感绝望。经人介绍转来中医院。入院时情况非常糟糕,高热达39.5度,心跳超过每分钟120次,神志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头CT检查提示明显脑积水,脑脊液检查提示脑室感染。是去年12月18日住进中医院脑外科的。入院后脑外科全体医务人员经过充分讨论,决定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方法,通过内服中药,全身及鞘内使用敏感抗生素,行脑脊液置换术,十余天后体温、心跳恢复至正常,神志转为清醒,但仍不能说话, 右侧肢体肌张力高,大小便失禁,进一步加用针灸、按摩、中药奄包、艾炙等治疗,2013年2月初脑脊液检查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颅内感染已完全得到控制, 遂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情况进一步改善,至今语言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交谈,右侧肢体情况明显好转,右手能完成一些精细动作,大小便已恢复知觉。患者家属回家后遵医嘱对病人实施了规范的功能恢复训练、中医药及饮食调理。由于护理得当,现已基本恢复正常人生活了。

  笔 者:你能不能给我们的读者谈谈脑积水的问题呢?

  吴新林主任:我还是重点谈谈外伤性脑积水吧。脑积水是什么?人脑当中有数个空隙称为脑室,脑室内有透明的液体,称为脑脊液。脑脊液不断产生。并经一定途径流往别处而核吸收。当脑脊液生成过多,而又发生吸收障碍,或产生了阻塞流通的障碍时脑室便会扩大,这就是脑积水。

  外伤后脑积水因发病急、缓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除原有脑挫裂伤、SAH、颅内血肿等临床表现外,另有:1.急性外伤性脑积水呈进行颅内压增高, 脑挫裂伤程度较严重,伤后持久昏迷或曾有一度好转又复恶化,虽经脱水、排除血肿、减压手术及激素等多方治疗,但意识恢复欠佳。病人颅内压持续升高,减压窗脑膨隆,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加,颅内又无其他残留或迟发血肿存在,故易误诊为迁延性昏迷或植物人。2.慢性外伤性脑积水慢性者多表现为正常颅压脑积水,自伤后至出现脑积水症状平均为4.18个月,一般都不及1年。病人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运动(步态)障碍及尿失禁。可出现淡漠、情绪不稳、痴呆、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下肢僵硬、震颤性麻痹等临床表现,偶尔尚有大、小便失禁、癫痫、情感自制力减退等症状。病情发展较缓慢,症状时有波动。测压时脑室内压力大都正常,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眼底检查亦无视盘水肿现象。

  笔 者:外伤性脑积水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吴新林主任: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无论是颅内高压脑积水还是正常颅压脑积水都应采用单向阀门分流管行分流术。但有时急性脑积水的病人如果在头外伤后早期即施行颅内压监护,并及时排出血性脑脊液也有可能减少后期脑积水的发生率。无论如何在疑有外伤性脑积水时,即应早作影像学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尽快施行分流手术,以缓解由脑积水而引起的进行性脑组织萎缩。植入分流装置的方法分脑室-腹腔及脑室-心房两种,因后者不宜于分流脑脊液中含有空气、挫碎组织及血凝块和(或)新近施行脑室外引流的病人。因此外伤后脑积水较常用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此术适用于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及正常颅压脑积水。术前首先选择适当长度的分流装置按病人头顶至右下腹麦氏点的长度再加50cm,目的在于将分流管末端置入盆腔,以防止大网膜包裹封闭。同时还应测定病人脑脊液的压力,高于140mmH2O者选用中等压力的分流装置(55~85mmH20);低于140mmH2O的采用低压分流装置。因为过度引流可以造成负压综合征,病人常有体位性头疼和烦躁,所以采用低压或中压分流为宜。Chhabra等(1993)还特制一种“Z”流向脑积水分流装置以避免因体位而引起的过度引流。

  关于中医治疗部分,你还是去和名老中医胡金明主任谈谈,术前、术中、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全是由他安排的。

  于是笔者又釆访了大内科及科内科胡主任。

  

相关标签
脑积水
脑积水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