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理科 > 多动症 >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

时间: 2014-03-27 11:1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饮食是不是也有帮助?

  杨莉:这些都没有明确的结论,饮食方面的影响,只是服药治疗的孩子不能同时合用咖啡、茶、可乐这些兴奋性的饮料。以前说吃糖、食品添加剂可以导致多动症,现在来看都不是很明确。

  主持人:刚才王老师说了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我看到这个心里纠结了一下,终身的疾病,这很可怕。

  王玉凤:它可能持续成成人,他可能转换成酒瘾,转换成其他的。现在四五十岁的人也被诊断,从小他持续到现在,就是终身的,持续比较久就是慢性的。

  主持人:多动症对孩子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

  杨莉:他的这些症状会对他的学习、人际关系、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概有70%到80%的孩子会持续到青春期。到青春期还可能合并其他更多的问题。包括和家长老师的对抗、品行的问题、违反纪律的问题、打架,这些可能占到30%到50%。有这样一个例子,上初二的一个女孩,她特别多动、冲动,就会经常和同学们发生冲突。时间长了,她一和同学之间有什么摩擦,老师就会想到肯定是她的问题。但是这样难免有时候会冤枉她。她就会跟老师争吵,甚至校长来管她的时候,她会骂校长,多次被学校停学。初一一个学年没有上过几天学。经常被老师停学回家写检查。

  主持人:这就属于恶性循环了。

  杨莉:这是合并对抗行为的影响。这里面有百分之六七十道上中学的时候都会出现学习方面的困难,考试成绩不合格,留级,三分之一的孩子可能辍学。即使跟着上的孩子,他的成绩也会明显低于其他同学,低于他们智商应有的水平。他可能会出现厌学、逃学、上网吧,甚至有一些人开始喝酒、抽烟、接触违禁物。少数的孩子会出现抑郁的体验。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将来没有希望,这些都是家长应该要警惕预防的。还有30%的孩子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到成年的时候,大部分孩子的多动症状都会减轻、消失。可是这些症状给他们日常的学业和职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比如说在学业方面,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孩子可以上大学,但是他的比例也要远远低于一般同学。即使能上大学的孩子,他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学业,比如说四年的学业他要上五六年才能完成。有一个例子,这个孩子开始上了一个社区大学,中间换了两次学校,应该上四年,上了六年还没有完成,转过七次专业,他还喝酒,早上经常睡过头了,错过了上课的时间,他的爸爸妈妈为他上学花了很多的钱。他自己的财务观念很差,对自己的收支没有计划,经常会欠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他上大学以后才出现,在他的儿童和青少年期就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困难。从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就是班里最后一名。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影响。

  王玉凤:还有职业方面的影响,多动症的孩子长大以后大多数都能找到工作,也能够负担自己的生活,但是往往他们的工作状态是非常低迷、萎靡的,经常会有一些不良的工作记录。有一些调查说,多动症的孩子会比别的人更频繁的转换工作。换工作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他工作的表现不好,被老板解雇了。他在工作的时候有几个问题,一个是他可能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他的组织能力很差,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也不能持续高效的工作,不遵守劳动纪律、旷工、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的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水平低、财务管理能力差、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问题,婚姻的问题,都导致了他的适应功能障碍。有些就会发展成酗酒、接触违禁物。这些人可能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也比一般人要早。有调查显示,有16%的人会接受性传播疾病的治疗,一般人的数字是4%。在性行为过程中他们往往不知道避孕,有三分之一以上非计划怀孕,青少年怀孕。这些问题加起来导致他们有一种很不稳定的生活状态。这样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道德感。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环境的原因造成的,这也会进一步影响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会更容易跟周围人发生冲突,发生打架等等问题,他们事故和外伤的比例也会增高。在美国有一个调查,多动症儿童成年以后有20%到45%的人会发生反社会行为,25%的人被诊断反社会人格障碍。美国统计,三年之内有人身攻击行为的人有五分之四是患有多动症的患者。他们反社会人格障碍,酒药滥用、犯罪风险是一般人的五到十倍。多动症对儿童成长影响远远超出了疾病症状的本身。这也是因为特别是到成年以后,成人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要,他的障碍给他带来的影响会更严重。

  

相关标签
多动症
多动症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