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德森教授谈肠息肉的防治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保健网专家在线节目。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国内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的万德森教授,请他为我们全面讲述肠息肉的防治方法。他现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博士生导师,他带领其弟子们主攻大肠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据相关道,2007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接受例常的结肠镜检查,因检查时使用镇静剂,在进行检查的两个多小时里,总统的职权暂时由副总统切尼代理。其实这是布什第二次接受结肠直肠检查。布什曾经在2002年6月接受过结肠直肠检查,那次检查并未发现问题,以后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可是,布什还是遵照医生的吩咐,每隔5年查一次,如果万一查出有恶变,就能及时诊断和治疗。这次的检查发现,布什的肠内有五个息肉,医生马上摘除,并送病理检查。
主持人:万教授,您好!您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肠息肉及其危害吗?
万德森:大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10%。大肠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当息肉数量很多,超过100枚以上时,称为大肠息肉病,临床上主要有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两种。在大肠息肉中,有两种病理类型应特别重视:一是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如果不治疗,百分之百会癌变。二是家族性息肉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属癌前病变,恶变率为100%。
美国医学界早就达成共识,即到了五十岁,无论有否症状,都要进行第一次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肠癌或肠息肉患者。而有相应症状者如大便带血,大便规律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等,则应随时做检查。但我国民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薄弱,不少肠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治疗的较好时机。在临床中,往往会发现中青年患者在肠镜检查时被确诊为晚期癌症,最典型的莫过于38岁的实业家王均瑶了。他拥有数十亿元资产,但过于忙碌的事务让他对自身的疾病症状掉以轻心,结果发现肠癌时已失去较好的治疗机会。其实只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肠癌的存活率是很高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