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炎炎夏日,夏秋之际长夏当令,依然热浪逼人,我们感觉不到一丝的凉意,面对烈日当空,湿热的长夏,老人体虚者如何养生保健?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陈秀华主任医师将和我们介绍介绍夏季长生如何合理安排饮食。
陈秀华 主任
记者:天气太热,人们常常会感觉疲惫,精神不振。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陈秀华:中医认为,一年分五季,春、夏、长夏、秋、冬,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长夏阳光充足,蒸腾地表的水气,湿气特别重,湿热蒸腾是长夏典型的物候特征,尤其表现在我国南方地区。《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脾脏喜燥恶湿,就是说,脾容易被长夏的湿邪所困,要格外注意养脾、健脾。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且湿性重浊,重就是沉重的意思,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人体内湿气聚集得越多,人就越容易觉得困倦。所以,岭南地区痰湿和湿热体质的人群特别多。这正是长夏当令,人们经常会觉得疲惫,精神不振的原因。
>>>>>>推荐阅读:优秀饮食专家黄卓辉谈:如何在炎炎夏季吃出健康
此外,天气炎热,容易出汗,中医认为汗是人体的津液,气随津出,出汗过多,人体的(阳气)正气就会耗伤,正气不足,人就容易感到疲惫,气虚体质的人因为汗出得多,又容易被湿邪所困,就更容易感觉疲惫了。
记者:长夏如何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呢?
陈秀华:首先,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
其次,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第三,修身养性,培养“心静自然凉”的精神境界,不要过于躁动。阳盛之人这时更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
第四,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记者:长夏的起居调养应该注意些什么?平常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和青少年朋友们,要如何注意休息睡眠的时间,室内温度的调控、外出的防晒措施等等?
陈秀华:长夏和三伏天如影相随。三伏天的“伏”就是“潜伏”的意思,所以,长夏起居要保证子时酣眠,午时小睡,夜卧早起,顺从自然的阴阳消长特点,天人合一,休闲自在,才是养生的正确方法。长夏期间,您不妨选择情趣高雅的休闲养生方式——琴棋书画、花卉园艺、烟波垂钓,都是形神共养的好方法
至于室内的温度不应与室外温度相差太大,空调的温度调到28到29度左右就可以了,温度太低容易感冒。
用风扇者,不可整夜不停,实在热得不行,可以把风扇放置得稍微离床远一点,隔着蚊帐吹,或者对着墙吹再折射回来。此时感冒高发,多因太过贪图凉快。
至于防晒,除了涂在身上的防晒用品,我建议出门都带一把伞,第一是为了挡雨,第二是防晒。无论艳阳天还是阴天,紫外线一样是存在的,很多人认为阴天就不容易晒黑晒伤,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云层对紫外线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隔离作用,90%的紫外线都能穿透云层,惟有昏暗而又厚重的雨云层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线。还可以用饮食调节来防晒。多吃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b6的食物。(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遏制氧化,阻止色素沉积;维生素b6具有褪除黑色素斑痕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鸡肉、瘦猪肉、蛋黄、鱼、虾、花生、大豆及其制品等。)
阳光强烈时建议穿深色衣衫,而不是白色的。白色衣服只反射热度,却无法阻隔紫外线。黑色、红色、紫色的棉质衣服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