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的观点是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可以治愈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
刘迎龙: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结构上的问题,位置比较复杂。
主持人:或者可能一个气泡生长在了不该生长的地方就是一种畸形,我觉得治愈可能是很困难的,但是您说绝大多数都可以治愈?
刘迎龙:我们可以进行心脏的修补,在心脏畸形中,80%的心脏畸形还属于简单畸形,大部分是间隔的缺损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手术进行修补,手术就是体外循环下把心脏和管道都联起来让心脏停下来,把心脏打开把这个窟窿修补上,一说起来觉得很奇怪,其实心脏和补衣服一样可以用“涤纶布”或者什么材料用“线”把它补好。近年的技术发展我们可以进行介入治疗,从大腿根的血管上用管道送进去一个东西把窟窿堵住,通常叫做“封堵”,医学上也称之为介入治疗,心脏不停跳、身上没有疤痕就可以把畸形纠正好,但是这种方法还处于早期阶段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限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心脏畸形。如何提高手术疗效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现在我给孩子们做手术都是从右腋下做一个小切口,一般的手术要从前胸做一个比较长的切口把骨头锯开,这种手术是损伤比较大的,短期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长期以后这样的伤口对孩子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包括心理上。所以长期以后,我和我的团队开始在右腋下切一个小切口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现在近十七八年,还获过的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主持人:这确实是从患者的需求和患者长期的需要来考虑的。那您给大家讲一讲三级预防的内容吧。
刘迎龙:三级预防和一般防治还有点不同,第一级预防是致畸因素的预防,比如感冒、装修家具的有毒气体还有接触射线开始。准爸爸可能半年前要开始,准妈妈至少要三个月开始,使这个孩子的心脏能够避免这种外界的致畸因素的影响。这种我们通称为一级预防。当然,也包括自己家族的先天史特别是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家族这个患病率要高很多。
主持人:那我插一个问题,如果家庭真的有这个病史那怎么办呢?
刘迎龙:那就要更加小心了。这就要说到二级防治。二级防治是胎儿在母体内五个月时做超声检查,会很清楚地看到心脏结构的不正常。我们现在的心脏畸形大概98%-99%都可以得到明确的诊断。如果过于复杂的心脏病治起来远期效果也不是太好,有些根据我们的国情是不是考虑优生优育终止妊娠这就要和家属进行商量了。对于绝大多数的病人都可以进行治疗。我们把胎儿期间尽早发现相关的心脏畸形和不正常的情况的过程称作二级防治。三级防治就是孩子生下来了要给予一个及时、正确的治疗。生下来候机室发现、尽早进行治疗,我们把它称之为三级防治。总的来看,我认为先心病的第三级防治无论是内科治疗或者是外科治疗,总的来看诊断率比较明确,手术效果也比较好,绝大多数的孩子远期效果也好,可治性强、治愈率高、远期效果好,大概70%-80%的孩子的心脏做完以后常常和正常人的心脏差不多,以后他的生活、婚姻、生育以及工作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是不是对不能做剧烈活动这些有些要求呢?
刘迎龙:正常的剧烈活动还都不太一样呢,像刘翔我们正常人都做不到,这些孩子稍微注意剧烈的活动,而一般的像体育课这类的我认为都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是越早发现越好,那是不是越早治疗越好呢?
刘迎龙:看怎么治疗,如果把治疗理解为手术,我认为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如果把治疗理解为一个整体对孩子各方面包括喂养等等一系列的我认为应该尽早。因为牵扯到孩子的心肺两个系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如果损害非常大、非常复杂,这个孩子常常活不下来。比如说对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这个完全大动脉主要是心脏长反了,本来应该往全身去的血管长到了肺里、往肺里的血管长到了全身,这个孩子就供不上氧,或者不做手术就活不下来。如果这样的情况孩子超过了两周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得做两次手术才能够得到治疗。但是如果他不是特别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一个小窟窿、不是太大,我们建议还可以再等一等,一般等到六个月或者一岁甚至两岁再去做,因为孩子非常小,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手术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是我们就要衡量手术的风险、心脏病危害两者哪个大来决定手术的时机,如果比较简单的、不太严重的、缺损很小的小窟窿可以等到两三岁,特别是有些孩子还可以自己长上,这个长上的可能占其中的20%左右。
主持人:所以有时候也要看孩子自己的发育情况?
刘迎龙:对,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所以要尽早诊断,这个诊断有的一般医生不太知道,要到专科医生那里尽早诊断,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治疗。
主持人:我们想知道患有这样的病的孩子除了到医院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手术或者其他的治疗方式,那在家里应该怎么样护理呢?
刘迎龙: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孩子妈妈要天天照顾这个孩子,如何使孩子渡过喂养阶段通过手术让他及时康复非常重要。首先对于肺血非常多的孩子,比如房间隔缺损等等使肺血明显增多的孩子要特别注意他的感冒、肺炎,因为他肺血多,这孩子非常容易得呼吸道感染,甚至得了肺炎还老得往医院跑,所以就要精心喂养,常常这些孩子的发育比较滞后、抵抗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早期的时候我们给他进行药物治疗帮助强心利尿,及时地准备一个合适的时机做手术,使他的这个病得到治疗。还有一类是由于心脏畸形所造成的缺氧的这类孩子,他的缺氧可能就成为主要毛病,我刚才讲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畸形比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孩子在家里常常有缺氧发作,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突然什么都不知道了,变软了,甚至有时候会变得很紫,那就要及早和医生联系及时手术。
主持人:那在您临床工作中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以及家长的观念中有没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调整的吗?您有这样的问题需要和网友们说吗?
刘迎龙:家长最关心的是我这个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脏病什么时候能做手术,做手术要花多少钱?孩子能不能活,远期和正常人能够有多大的差别?我想对于一些简单的心脏病我们在六七个月、一两岁再给孩子做,这些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花的费用也不太多大概两三万到四五万块钱就够了,危及生命的危险也比较低,三百分之一甚至五百分之一,而像比较好的心脏中心像我们安贞医院把小儿内科和外科结合到一起,用内科和外科的方法一起对孩子进行治疗,我们是首都的小儿诊治中心,所以手术疗效常常就比较好。而对于那些比较严重的孩子,我想应该要尽早进行手术或者要进入内科的治疗干预,比如缺氧得很厉害就要及时做手术。对于比较重的通常比较重的就是法鲁四联症的孩子我们在六个月左右就要进行手术,手术也相对比较安全,危及生命的危险大概是1%-2%左右,绝大多数做完的孩子都接近正常人,费用也就三四万人民币就差不多,常常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更复杂的孩子可能就存在着花费更高、喂养起来比较困难、尽早手术的问题。我建议对这类孩子特别是现在我们社会保障比较好了,过去有些这样的孩子也没有能力治就夭折了,我建议这类孩子能够及时治疗,长大后有些孩子和正常人有些差别但是也不会差别太大,也应该对他们进行及时治疗。特别是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给这些不幸的孩子们进行大病统筹。很多孩子在看病上得到了经济上的帮助。特别是这两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基层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合作医疗、城市一老一小的救助,所以使每个孩子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医疗保障,使孩子们心脏病的就诊率明显增多。
主持人:您能不能给我们再详细介绍一下安贞医院在对于先心病治疗方面有哪些比较前沿的探索以及您个人的想法和大家在这里分享一下好吗?刚才您提到内外科一起治疗这个病?
刘迎龙:对。先天性心脏病是一个严重侵害孩子心肺负担,使各个器官都受到影响的疾病。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治疗不单单是做一个手术,我们要集中对他们的整个喂养以及家庭对孩子今后治疗进行指导。内科和外科结合在一起常常会使孩子得到非常明确的诊断。像安贞医院心脏中心内外科结合,内科大夫可以把这个病诊断得非常准确,做到确诊把每一个畸形搞得非常清楚;外科大夫和内科大夫一起讨论对手术制定方案进行非常精细的方案,就会大幅度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死亡率。第二,内科和外科用不同的方法一起给孩子进行治疗,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我们把它称之为介入治疗,就是在心脏插入一些仪器进入血管堵住动脉导管等等,我们称之为介入。过去对非常难治的心脏病用外科手术一种方法不足以完全把孩子的病治好。我们把手术的开刀和内科结合起来使很多复杂的心脏病病人得到过去想象不到的好的结果。第三,针对我们国家目前的特点,我们就诊的病人常常比较晚,早年我们对病人的“欠账”没有能力去治疗,现在有能力给孩子进行治疗了。所以我们国内的病人和发达国家比常常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外很小他们就做了,因为他们的医疗保障可能建立得比较早、比较好,我们很多孩子错过了较好的手术时机。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和心外科在一起结合可以使这些孩子得到很好的治疗,比如肺动脉高压,使错过了手术较好时机的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比如大动脉转位在国外认为6个月以上做不了了,而安贞医院小儿内科和外科共同结合给他们进行药物治疗,使超过年龄十几岁的孩子进行治疗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来参加会议的外国人都非常惊讶,他们想象不到国内还有这么好的心脏中心对孩子们进行救助。
主持人:那么我也想问问您在国内的范围来看得先心病的患儿是否得到了治疗或者他们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呢?
刘迎龙:从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卫生工作对孩子们白血病和先心病两种病的救助后,在国内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相关工作。我作为一名政协常委每年都要到基层进行调研,了解我们国家的卫生工作状态。我发现我们的这项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各个省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对这些孩子进行救助,大概至少能够得到50%的经济上的补偿。有些省份做得更好。目前大多数的省份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对四种先心病进行免费或者大部分救助,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瓣狭窄,有些省份还扩大了病种,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机会,给了孩子们一个生的机会。我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我常常想我们要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要把三级防治做好,要把政府对孩子们的关心通过我们的双手送到孩子们的心头,送到每个家庭中去。
主持人:那您觉得在国内范围内在预防和治疗先心病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您有怎样的建议呢?
刘迎龙:我认为我们应该非常好地建立一个先心病的三级防治网络,要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大家都知道如何去防,要建立先心病的防治网络使国内医护人员都了解先心病,使病人能够有一个正常的转运渠道(通过网络系统),使孩子们得到救助。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在国内范围内,特别是西北、东北和西部地区等贫困地区的先心病防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教授,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刘迎龙: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