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小儿肥胖 > 国家儿童肥胖近些年的情况如何

国家儿童肥胖近些年的情况如何

时间: 2013-12-26 10:5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一个是目测,一个是让专业人员做一下测量。目前,肥胖的上升态势成为全球性问题,它所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健康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医疗问题以及经济问题。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儿童肥胖近些年的情况吗?

  【蒋竞雄】咱们国家是一个发展国内家,定义是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大家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生活物质不是特别丰富,在那个年代买生活用品都是定量供应的,从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城市、农村里面,保健医生比较关注的是营养不良的孩子,是消瘦的孩子,从八十年代后,城市里面和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肥胖孩子越来越多,从增加状况来看,从肥胖对身体的损害来看,很多国家都有过很深刻的教训,肥胖不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有可能使富裕起来的地区和国家重新走向贫困,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说肥胖是一个社会问题?肥胖对身体的损害不仅仅表现在身体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心理方面,有很多肥胖的孩子和成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国家的研究和国外研究都已经证实了一点,比如青春期女孩,由于对肥胖状况比较自卑,对于自身状况的不自信,会影响到她们潜能的发展。在肥胖的人群里,择业、受教育程度、幸福的感觉、家庭婚姻的满意度都和非肥胖人群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个在国外文献报道里多一些。如果一个社会有大量肥胖人群,有大量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健康方面的,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什么说肥胖还会使经济发生一些改变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儿童期,有很多家长已经非常关注肥胖这个问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很多金钱带孩子做肥胖治疗,在这方面支出很大的,在成年人里,由于对身材苗条的追求,对于社会认同的一些看法,有很多人花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减肥,这个就有可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治疗费用上的支出。如果整个社会里面,肥胖的人群特别多的话,很有可能说,一个家庭原来比较富裕的,由于在这方面支出比较多,很可能会影响到富裕度。一个地区,如果说肥胖的人群增加的话,由于肥胖带来一系列治疗问题,很可能会使当地治疗费用支出增加,治疗负担加重,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使富裕起来的经济被重新被拉下滑坡。肥胖是一个健康问题,肥胖会导致孩子心肺功能受损,胖一点的孩子稍微动一点就喘和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心肺功能受损的表现。同样年龄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超出十斤,相当于这个孩子每天背着十斤的米在身上,心脏和肺部功能和其他身体功能,无形当中就受重了。为什么成年人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其他功能长期以来受负荷,时间长了以后,这些脏器的功能就容易受损,在成年人当中如果肥胖的话,糖尿病、高血压患病会大大增加的。

  【主持人】其实对成人的肥胖,大家认识得已经非常多了,对婴幼儿方面的认识和认知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蒋竞雄】现在城市里的父母对孩子的营养比较关注,我感觉有两大类,一类就是家长本身肥胖的,另外一类家长自己不肥胖的。先说家长肥胖的人群对自己的孩子小时候肥胖状况怎么看待呢?两个极端的人群比较多,一个就是过分关注,因为自己比较胖,或者家族有肥胖史,对孩子体重状况极其关注,但是调查发现在关注的时候,关注的方式是不同的,有很多家长在口头上非常关注,很担心自己孩子会胖,当我们了解家长在喂养过程当中的时候,即便对孩子体重状况担心的家长,仍然会有过多喂养的趋势,孩子一哭,首先给孩子食物,而不去想孩子哭有很多原因。另外一部分胖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就是顺其自然,不加任何干涉,他们认为自己家族有肥胖的历史,孩子胖是必然的,管也没有用,这部分家长在整个人群当中占的比例还不小。另外一部分就是家长自己现在体重是正常的,他们对于孩子肥胖的关注程度,对于现在还不太胖的孩子,许多的家长可以说90%的家长对于孩子肥胖的认识是非常淡漠的,他们认为自己不胖孩子也不会胖,况且孩子这会儿还不胖,父母对于孩子的肥胖预防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对于一些婴幼儿出现超重的孩子,他们家长如果不胖的话,这部分家长对肥胖的认识程度不如那些已经肥胖了的家长,他们认为肥胖是有遗传的,自己不胖,孩子胖是暂时的。从目前状况来说,咱们国家家长人群当中对婴幼儿肥胖关注度是不够的,预防措施也是非常少的,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