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思想上有什么不一样?
仝小林:刚才我们提到了,中医对健康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健康疾病的认识可能和西医有所不同,更强调的是一种平衡状况。有很多人在有疾病的时候,可能还是有很健康的心理状态,他可能还是比较平衡的。中医特别注意在治疗对象上更加强调患病治人,西医在治疗的时候,我是消化科的,我治疗胃溃疡,眼睛可能盯在溃疡本身的修复上,这是一个疾病的重要方面。
但是中医可能更强调的是患病治人。所以它讲究生态大系统医学思想,就是说,人身上可能有很多的病,但是病是长在人的身上,而这个人既有生理病理的病,同时也有心理的问题,但是在人身上既有身的问题,也有心的问题。对于人来说,把人回放到环境之中,你和自然环境发生关系,和生活环境发生关系,和社会环境也发生关系,所以一个人得病绝不是单纯的自己的问题。
比如说社会的动荡,比如“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得肝癌、胃癌的有很多,当社会巨大变动的时候,人们心里可能受到压抑,许多人被批斗,心里可能不舒服,精神上压抑,导致患疾病。所以人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人,必须在一个环境之中。所以中医很强调对环境的调整,这叫生态大系统医学思想。
另外一个中医特别强调治病要个体化。虽然同样都是糖尿病,但是糖尿病有不同的类型。比如糖尿病有原发的、有继发的,糖尿病有老年的,也有中年的,年轻的,甚至儿童的。糖尿病有胖的有瘦的,糖尿病有各种原因形成的。比如除了原发糖尿病以外,还有继发性的,比如继发性肥胖的,继发性各种内分泌疾病的。另外像肝炎性的,可能因为肝硬化、肝癌,肝对糖调整出现问题。胰腺性糖尿病,比如说胰腺的肿瘤,一些重症的胰腺炎等等。
比如大量的激素,像非典的时候,用了很多激素,激素可能导致内部神经的紊乱,本身都说是糖尿病,表面看起来血糖增高,但是实际上病因是非常非常多的,治疗上一定强调个体化。另外糖尿病发展到不同阶段,在哪个阶段用什么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强调个体化。
另外,“未病”医学思想。就是我们一定要强调在疾病轻浅的时候开始预防,预防它发展为严重的疾病。出现了早期的并发症的时候,要开始预防后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中医很强调“未病”医学思想。所以中医生态大系统医学思想、个体化医学思想、“未病”医学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医的很有特色的,对现代医学,甚至于今后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能都有借鉴的地方的一些重要思想。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的是依赖医生治疗的比较多,作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也一样,有许多方面需要自己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上调整的,包括烟酒的嗜好可能都要做一些调整,您给我们这样的患者提一些建议,我们在饮食上,还有生活习惯上,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来配合医生的治疗?
仝小林:除了药物以外,药物当然是另外一回事了,需要医生来开药。在饮食上,我觉得饮食对糖尿病来说,特别重要。瘦型糖尿病一定不能过度限制饮食,要让他吃,不吃的话,他没有底物,没有营养,肯定越来越瘦。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