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诊断精神疾病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李教授:诊断精神疾病我国是有一套严格诊断标准的:《国内精神神经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症状、时间、严重程度、排除其他疾病四个方面进行诊断。
精神疾病首先要有症状,比如焦虑病人,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过度担心,没事担心有事,小事担心成大事;然后是紧张,肌肉紧张导致头胀头痛脖子很紧等等,严重的甚至坐立不安;再者就是内脏的症状,以前叫做植物精神功能失调症状现在叫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比如心慌气短、胃肠不舒服等等。要具有确实的症状才能诊断。
另外,还要看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心情不好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抑郁呢?当然不是了,心理疾病的诊断是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持续一定时间的。
再次,要排除生理疾病,比如甲亢也会心理烦躁之类。排除了生理疾病,又具有心理疾病的其他指标,基本可以诊断是精神疾病了。
记者:别的疾病进行诊断一般都需要一定的辅助检查,比如验个血啊、拍个x光之类。那精神疾病的诊断有没有一些辅助的方式方法,还是说凭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判断。
李教授:初步诊断精神疾病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上述的四个方面,但不可以做为诊断证明。在临床上,医生需要靠观察,不同类型的病人的表情、动作、言语都会有不同,然后是谈话,有精神疾病的人,多数都会很乐意将心理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而确诊疾病。
记者:有些人认为,精神疾病是来否只需要开导心理就行了,如果还用药就是这个医生不够专业,这样的想法对吗?
李教授:不能混淆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心理问题,一个问题短时间转不过弯来,心理咨询是有用的,但是精神疾病既然是病,它就需要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比如抑郁病人很多人都想自杀,为什么想自杀,因为他觉得世界都是黑色的没有希望,这是一种病而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不是一般人的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这需要医生的干预,仅靠咨询是不够的,当病好了,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拒绝来看精神科医院看病呢,这就是一种认识的误区,以为精神疾病≠"神经病",怕引起误解。
记者:精神疾病一般怎样治疗呢?需要治疗多久?
李教授:需要根据病因病情对症治疗,患者来院后通过问诊初步了解病情,才能确定。
后记:在采访之前,李教授正在看诊,在等待的闲暇,与护士聊了聊,了解了青岛失眠抑郁康复中心每天的门诊量大概在15-30人左右,和以前相比,提高了不少。看来人们对精神疾病较以前有了更多的认识。李教授表示现在精神疾病患者来院的就诊率还不到10%,李少华教授呼吁,不要对精神疾病存有偏见,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并没有丧失理智一样具有工作能力和其他能力。要将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比如感冒发烧一样看待,主动就医,积极治疗。
记者:感谢李教授的精彩回答,相信大家对强迫症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下周同一时间,再与李教授相约。
李教授:好的,再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