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食道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目前证实食管癌与食管损伤、食管疾病、食入致癌物质、营养不良等有关系。食道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了,要想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就要对食道癌有一定的了解,今天国内医学科学院国内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将和网友互动一起聊聊。
肿瘤专家 林东昕
专家简介:
1955年10月出生。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内医学科学院国内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内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1986年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学位。
1988年8月至1990年6月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90年7 月至1994年8月在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室从事肿瘤基础研究。1995到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工作。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998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3-2004年度);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
主持人:首林教授,你好!
林东昕:主持人好!
主持人:食管癌是世界上六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ESCC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我们国内相对高发的一种癌症,这项研究在全基因组范围检测了大量样本,发现了5个重要的易感位点,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重要成果,您能给我们谈一下这对于食管癌的基础研究和诊断治疗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吗?
林东昕:食管癌从组织病理学类型可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我国的食管癌主要是鳞状细胞癌,约占95%。对食管癌的病因国内外以往都有许多研究,结论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吸烟和重度饮酒是很明确的食管癌危险因素。此外还有研究报道暴露于特定化学致癌物、某些营养素缺乏也与食管癌有关,后者导致国内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在上个世纪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合作,在河南食管癌高发现场进行了人群的营养素干预研究。
主持人:哪些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容易引起食管癌?
林东昕:尽管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食管癌乃至其他一些消化道肿瘤的病因因素,但同样有这些因素的人群中只有少量个体发病。这表明食管癌的发生还跟患者自身的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可能是环境与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这个理论是对的话,那么研究并揭示导致食管癌发生的个人遗传因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