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食管癌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这不得不让我们多加重视在这种疾病上。调查显示:食管癌与饮食习惯有一定的相关性,进食过快,吸烟喝酒,食物粗糙、过烫都可能增加发病率。下面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生物诊疗中心张中冕主任,下面请张主任为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郑州大学二附院肿瘤生物诊疗中心 张中冕主任
专家简介:
职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二附院肿瘤科主任。
社会职务:河南省缓癌协会理事,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常委,河南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专长:长期从事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小鼠高选择性肝转移癌模型,并进行了脂质体猪苓多糖抗肝转移癌作用的研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ERCC-1、P27kip-1、TS、TOPOⅡ等指标预测化疗疗效,首先应用开普拓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以及低剂量脑部预防放疗,明显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治愈率。
近年来就肿瘤临床研究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缓解放化疗毒性,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治疗,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让广大肿瘤患者朋友们看到了曙光。
主持人:张主任您好!请问食管癌多发于哪些患者?
张中冕主任: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平均每年约15万人死于食管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男性大于女性。
食管癌的人群分布与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遗传易感性等有一定关系。进食过快或长期吃粗糙、过烫食物会损伤食道,造成食道粘膜损伤,久而久之可引起食管癌变。
主持人:那么请问张主任,一些人习惯到大排档吃夜宵,还有一些朋友比较喜欢吃火锅,听说这两种生活习惯会诱发食管癌,是不是真的?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饮食习惯呢?
张中冕主任:食管癌的发生和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烧烤、隔夜绿叶蔬菜、火腿、咸菜等腌制品中都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经常食用可引发食管癌。
饮食上较好注意节制,减少重口味不健康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还是以清淡、规律为好,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鲜枣、红薯等;多吃食用菌类;不吃存放过久的食物或腐烂的蔬菜和水果。
少吃煎炸、烧烤食物。不吸烟、不饮烈性酒;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有家族史、慢性食管炎、饮食习惯不佳等高危人群,更需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食管癌的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主持人:张主任请问前段时间,网传通过吞干馒头可以自测是否患上食管癌,称如果食管发生癌变,食管内壁会变得粗糙,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把馒头卡住。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否科学呢?
张中冕主任:吞干馒头自测食管癌不完全可靠,但还是有部分依据的。食管癌所致的吞咽困难,初期表现可能是吞干硬食物困难,逐渐进展后软食也会吞不下去,直至水和唾液等也难以咽下,因而食管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干馒头困难的症状。
不过,吞咽困难不一定是食管癌所造成的,这种症状也可由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等疾病所引起,如果只是喉咙肿痛、扁桃体发炎,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此外,一些早期食管癌患者可能会没有明显的吞咽困难症状。因此,单单凭借症状很难判断建议及时就医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主持人:一旦发现患上食管癌,我们该如何治疗呢?治疗中要注意哪些细节?
张中冕主任:食管癌的治疗包括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和社会状况选择适合患者情况的综合治疗手段尤为重要,有些患者不适合手术、放化疗或者不敏感,那么可以尝试生物治疗。目前国家卫生部大力推广的生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它有效的缓解了放化疗的毒性,且精准定位,杀死微小的肿瘤细胞,解决了传统治疗的弊端和局限性。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效果明显,深受大家青睐。
除此之外,每位不幸患癌的患者都会经历身心的痛苦,家属在护理时,首先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并给予疏导和鼓励。治疗前接受的错误信息,往往容易误导患者,使病人紧张,因而降低对治疗的耐受性和信心。如现已发现精神因素与发生恶心呕吐有一定联系,就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中冕主任的解答,希望通过这次访谈可以帮大家解疑答惑。让大家提高警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食管癌。也希望更多的食管癌患者能早日康复!
张中冕主任:谢谢大家的参与!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癌症患者早日康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