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变的几个重要因素
主持人:退行性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专家:退行性变是机体的老化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将或先或后进入退变阶段。但许多因素(全身的和局部的)影响着其发生的早晚和程度。 全身因素: 全身因素中最明显的是年龄因素,另外遗传、内分泌、免疫等因素也影响退变进程。 1. 年龄因素: 年龄增长是退行性变的主要因素。出生时纤维环的含水量约80%,髓核为90%;30岁后两者变为70%及75%,以后纤维环保持约70%的水分,髓核则渐渐接近纤维环的水平。 除水分外,椎间盘尚含有胶原纤维及蛋白多糖,其中约15%为胶原纤维。椎间盘 的胶原纤维主要为Ⅰ型、Ⅱ型及Ⅸ型,Ⅱ型含水能力强,随着年龄的增长,Ⅰ/Ⅱ型的比率增加。蛋白多糖的含量也下降,成分改变,椎间盘弹性降低。髓核与纤维环的比率减少,界限不清,椎间盘纤维化,不能将所受重力均匀地传导给周围的纤维环,减振的能力也下降。 脊柱退变的另一个表现是椎体边缘骨赘增生。年龄越大则骨赘的出现率越高。0Schmorl及Junghams检查1万个尸体脊柱,在20岁以前者未发现有骨赘,21-30岁0者11%有骨赘,31~40岁者36%,41~50岁者78%,51~60岁者93%。曾昭荣(1982)统计31-40岁者X线片骨赘出现率为67.3%,41-50岁者95.7%,50岁以上者100%。另一组统计男性50岁者90%有骨赘,女性65岁者80%有骨赘。以上统计表明年龄越高则椎间盘退变越重,其骨赘的出现率也越高。 2. 内分泌改变:女性腰椎退行性滑脱远较男性多,可能与老年内分泌改变有关。 局部因素: 生活习惯、职业训练、损伤、脊柱曲度的改变等,都使各椎间盘及椎体受到不均的应力,受力较重处退变早而明显。 1. 腰椎的运动轴偏向椎体的后部,而椎体的后面又有椎弓分担应力,故椎体前缘 及两侧骨赘增生重。而在腰椎的后方骨赘则明显少于椎体前缘与两侧。 2. 脊柱生理弯曲离重力轴线较远的节段,退变重而骨赘明显,脊柱的颈5、胸8和腰3、4离重力中心线较远,其凹侧骨赘发生机会多,而胸12、腰1和腰5为重力线通过处,骨赘的发生率亦低。如天津统计142例腰椎侧位X线片,腰4有骨赘者97例,腰3只72例。 3. 当脊柱生理弯曲失常时,骨赘容易发生在凹侧受力的边缘,以分担应力并增加 稳定性。如脊柱侧凸患者的顶椎凹侧,其骨赘发生早而明显。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