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每年主动做一次防癌检查
主持人:您说的监测系统等于是一种国家从上而下的做法,请问袁教授,您也是一直在从事癌症的筛查工作,从广大群众自身出发,我们怎么有针对性的做一些检查和预防。
袁凤兰:赵院长讲的信息非常好,也是新信息,我也刚听到。从民众角度来说,我给大家一个提示,这么多年搞了防治工作,但是发现90%早期发现癌,90%的癌靠专业普查发现。癌症一般没有先兆,而一旦有了症状,就到了中晚期。大家都知道胰腺癌是癌中优选,胰腺癌从发现到死亡一般是六个月左右,到一年就是很长了。但是早期发现仍旧能生存,在我们医院就曾经有这么一个家属,五年前手术是赵院长亲自做的,当时难度很大,赵院长给做了,手术做完以后,这个病人现在还活着,五年了,这是很难得的病例。胰腺癌只要做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愈后也是很好的。
在这里提示大家,定期的防癌查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医院有防癌科,专门做防癌检测,在这里我也借助搜狐给大家一个提示:要学会看病,记住专科专诊,大夫也是隔行如隔山。你记住眼睛不好上同仁,心脏不好上阜外医院,很多人一进肿瘤医院腿肚子就发软,我说别软,如果是良性的,没关系;如果是癌症早期,就可以救人一命,不要等了有了症状才想到治疗。我建议有肿瘤家族史的病人较好一年查两次体,如果经济不允许,也提倡你一年做一次;作为健康人建议每年查一次,能给你生命带来可观的收获。现在很多百姓存在一些误区:我没症状,我身体很好,我不要查体,或者认为我查体是单位的事,单位出钱就查,我自己出钱就不查。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往往忘记,你开车的时候一年一次检修不忘,住了房子五年六年粉刷不忘,人好比是一台机器,使用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怎么能不舍得掏钱检修呢。在这里提醒大家,要记住健康的投资是我们生活当中最小的投资,但也是最重要的投资。要学会自己的健康自己管理。
主持人:防癌检查是有别于一般的常规体检么?
袁凤兰:是的,做防癌查体有专业的医生,都是搞肿瘤专业的。北京市有两所肿瘤医院,一所是北京市肿瘤医院,还有就是国内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内癌症中心的牌子很快会落到我们医院,主任是赵院长。希望大家能够做到专科专诊有机会还是到肿瘤医院,走进防癌体检中心。
癌症有先兆 但难以自我发现
主持人:袁教授说到癌症的先兆可以说是很少或者很难发现,好像是悄无声息发生了,请问赵院长,癌症是不是一点先兆都没有?
赵平:癌症应该说绝大部分是有先兆的,为什么袁教授说没有先兆,更确切地来讲第一在早期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中晚期的时候先兆也不明显,比如,我现在肚子有点不舒服,是不是肚子里长了癌,如果便血,是不是长了直肠癌,这些先兆缺乏特异性,不能够指出你有这个毛病就是长了癌。再有,绝大多数老百姓认为我能吃能喝,就没有事,这是第二个误区。第三个误区就是刚才袁教授所讲的,专科医生和非专科医生的区别,现在很多查体的人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查癌,自己得了癌都不知道。防癌查体的科学性非常强,专业性非常强,而且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探索过程。我们早诊是非常困难的,但不是不能办到。举两个例子,告诉大家可以办到,比如说我们在山西做宫颈癌的普查,妇女的卫生在农村是很差的,这个差分两个差,一个是个人的生活卫生问题,一个是妇女特有的卫生。这两个卫生差就使HPV感染率非常高,所以在这个地区他们连续做了十几年普查,确确实实早诊率是很高的,能够达到80%、90%,而且最后他们为这些人提供了治疗之后,他们的生存时间是很长的,五年生存率也都非常可观的。再讲一个城市,上海对20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做过十年的跟踪检查,他们就发现了88个将近70%是癌症早期,治疗之后效果也是很好的。因此不是说不可为,关键是你怎么去把这些人群凑起来,怎么让这些人群能够接受你的检查,这个在城市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而在农村是谁掏钱的问题。
良性肿瘤会转变为癌症吗?
主持人:对于这一点我们媒体在宣传上也是责无旁贷的,希望能让大家重视起防癌检查。另外,有些网友比较关心,得过良性肿瘤就容易得恶性肿瘤吗?
赵平: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主要在于核的分裂和有没有复发转移。恶性肿瘤它的增长是非常迅速的,而且有迁徙性。癌症就像一只大螃蟹,有迁徙性,可以转移到肝、肺和骨等等。而良性肿瘤原则上不管长多大,它是一个良性的瘤子,世界上第一例卵巢的肿瘤,切掉了10公斤,切掉了以后,活20年没问题,不再复发和转移。这就是良性和恶性的区别,绝大部分良性肿瘤不会转变为恶性肿瘤,但是一部分良性肿瘤具有恶性的特征,少数的良性肿瘤可以恶变。举例来说我们在临床上发现许多结肠的绒毛管状腺瘤恶变率很高,出现30%以上的恶变。如此高的恶变率,我们就要非常小心,或者做预防性切除,能切干脆切掉,切掉就避免恶变。
防癌检查后 先关注医生提示
主持人:回到刚才说的防癌检查问题,比如我去查了,医生给我一份检查报告,我应该怎么对待这份检查报告,一般来说这份检查报告会告诉我什么?
袁凤兰:这个报告会因为检查的项目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做全方位的检查,提出来你肝上有血管瘤,大概多少乘多少,或你胆囊上有息肉或者直肠上有息肉,这就说明要进一步检查,因为像刚才赵院长讲的,有些息肉会引起癌变,尤其是胆囊和直肠上息肉。所以拿到报告后,还需要针对问题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这次检查完了,大夫说就是息肉,就无所谓了,但可能经过一年以后会发现出血,发现息肉癌变了。
里特别提示,一定要关注每次查体大夫的提示,比如说一个人30多岁,检查结果有脂肪肝,大夫就会向他提出多运动,减少高热量的食物吸取,不要更多的服用一些保健药等,对于年纪大的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大夫会结合血脂和胆固醇的情况,看高到什么情况,给出建议。要注意大夫的提示,觉得查完体,大夫说什么建议不去注意,这样很不好。希望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检查完了无所谓了。可以告诉大家,今年的查体结果未必代表明年,也许今年查体没事,明年就出事了。我们曾经在一个地区查体,有一个老师第一年查体没来,第二年来了,说前年查体没有乳腺增生,今年增生这么厉害,查一次体到底管多长时间,谁也不敢说,这跟个体免疫差别有关系。建议大家查体过程中,无论在单位查体,只要提出建议,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过分地去想,也不要负担太重
赵平:大众的医疗知识是非常缺乏的,因此99.9%的人拿到检验报告以后,会特别高兴地告诉别人,我什么都正常。检查报告这张纸什么都正常,不意味这人就正常。就是得了癌,你的许多检查指标也可以是正常的,正常的指标并不意味着你没有这样的危机。第二,国外怎么去解释指标呢,我在国外的时候,我也做过家庭医生,我所管的人他们的指标不寄给病人,都寄给我,我是他们的家庭医生,我会向病人解释哪个指标意味着什么?我会很清楚地告诉他,你的肝功能指标正常,并不意味着你不得癌。我们现在出了一本《缓癌之窗》,这本杂志就是要告诉老百姓,你应该正确科学的看待这个问题。第三,大众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如何由被动变成主动,就像我说像家庭医生似的指导他们,这点做起来很难,我们现在正在思考,通过什么机制,从一部分人群做起,关心自己健康的人需要有一个保护神,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保护神,有人说我有钱,我想雇保健医生,我说可以,只要付这个钱,我们就会提供。但是就是这样说说而已,我们有体制,没有机制。我们开研讨会说这种东西医院不可以做,我们可以这样做。可以是家庭健康顾问,也可以是私人的,也可以是公共的,这样恐怕能够有所帮助。
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
主持人:下面是现场观众提问时间,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专家提出来。
观众:现在有一个说法,任何人身上都癌细胞,只是有的人得癌症,有的人不得这个病。关键就是要提高免疫力,有了免疫力,就是身上有癌细胞,也不要紧,也不会得癌变,两位专家对这种说法有什么看法?
赵平:如果随便说说,我也不反对这种说法,如果从科学角度来说,你说我有癌细胞,我癌细胞在哪,我既然有癌细胞,我能活多长时间,他就什么都回答不出来了。而且这种说法只能够给社会造成恐慌,谁也不喜欢癌细胞,在座哪位喜欢癌细胞。因此没有科学道理,也没有一点点的益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为什么我说如果他喝多了,说说而已,不需要做原则上的争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说人在基因里,存在一种致癌基因,你有这种基因,那就是说你很可能得癌,另外他有一种抑癌基因,如果抑癌强大,有些东西可以逆转的,但是这个太复杂了,这也是老百姓读不懂的,我们不要给他们这种观念,我们要让老百姓生存得好,人类的生存就是在和疾病斗争当中去生存的,但是人类一定不会说天天都让自己为疾病,为癌症而恐惧。美国有人讲,得癌的人80%都是吓死的,虽然我不认可这句话,但我们发现很多癌症病人在得了癌之后真的是自己垮掉的,精神就崩溃了。得过癌的人都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阶段,我建议不要去听这种事情,这种事情既不能够对你有什么帮助,而且也没有什么意义。你可以问告诉你的人,请问你身上有没有癌细胞,请问你的癌细胞在哪里,请问你的癌细胞起什么作用,你总不能说每个屋子里都有定时炸弹,那不是所有的人都惶惶不可终日吗?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