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曹建彪主任跟我们谈一谈,胃、肠、胆、胰疾病当中到底哪些病可以不开刀治疗。
主持人:不开刀治疗就是内镜技术吗?那内镜技术都包括哪些内容?
曹建彪:有一些疾病需要开刀治疗,哪些疾病既要切除掉又不开刀治疗,现在有一项技术就是内镜技术,还有一个是介入技术,这两项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借助高科技完成过去必须开腹进行的手术治疗。
主持人:内镜技术和介入技术,这两项技术之间有什么区别?
曹建彪:内镜技术主要是通过一个管道,深入到人体的腔道,比如消化道疾病可以用胃镜,结肠镜深入到食道、胃、十二指肠还有结肠以及小肠的末端。介入要通过X线,或者是其他的影像学的帮助,来将一些管道或者是手术器械深入到要治疗的区域来进行切割或者是封闭病灶,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微创技术。他们的目的都一样,都是要病灶消灭,恢复健康,只不过采用的渠道不一样。过去只能是开腹以后在视野很清楚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而通过内镜和通过介入这些技术来完成微创治疗更有一些优势,就是符合现在的美观,不留痕迹,创伤小,恢复快,而且节省费用。
主持人: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我们说内镜的技术它是有分类的,那它都分哪些内容呢?
曹建彪:比如说内镜本身就分成硬质和软质,硬质像腹腔镜,还有一些软质镜,就是质地柔软的可以适应人体腔道调整的,比如说十二指肠镜等,包括泌尿系统的。我们目前消化科常用的镜子,特别是内科都是常用软质镜。
主持人:现在就我们医疗发展的条件来说,还是非常提倡内镜治疗技术?
曹建彪:对,这是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既要消灭病灶,又要不留痕迹,病人痛苦小,这是医生追求的。
主持人:它的好处在哪里?
曹建彪:比如说与传统的开刀技术来比较,传统的开刀技术手术前要有很长时间的准备,对病人的心、肺、肾功能有一定的要求,换句话说要能够经受麻醉和长时间手术的煎熬;第三要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外科护理集体完成。
对于一些大型的疾病,目前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可是还有一些疾病比如说消化道早期的胃癌,完全可以不用这些烦琐的过程,通过内镜就能完成。
曹建彪:內镜的优势,第一随时性很强,就是发现病灶马上就可以进行治疗,这是一个方面就是方便性;第二就是对于病人的要求比较低;第三就是组成的这些团队人员比起外科手术要更精炼一些,很少,一个科室就可以完成;第四它的重复性很好,这次手术以后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二次、三次、后续治疗;而常规的开腹手术多次打开腹腔进行治疗是很难想象的。为了减少重复性,有的外科可能要扩大治疗,带来的痛苦就更大一些,这恰恰是内镜的优势。内镜还有一点最符合现代观念的,就是说它通过腔道进去,在体表不留任何疤痕,完全满足了美学的要求。
网友:像这种比较微创的手术技术,跟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费用是什么样的?
曹建彪:所有微创的技术,包括内镜介入都是一种高科技的产品,高科技的产品可能就有一定的材料,材料费价格可能不菲,但是住院的时间很短,恢复也很快,所以这样两者相比较,可以还要微低于传统的开腹手术。但是也要因人而宜。比如说胆总管结石为例子做取石治疗,费用不超过1万元,手术加上恢复时间也就是3天左右,所以病人一般都能够接受。再比如说胃部的良性病变,以良性的胃息肉为例,做一个治疗仅仅几百块钱,但是要开刀可能要上千、上万,这样比较起来各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内镜治疗不高于常规的开刀手术。
主持人:那么我们说内镜治疗技术是非常有优势的,到底有哪些疾病适合做内镜治疗呢?
曹建彪:不同的时期,这样的疾病包括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为疾病都是发展的。从目前来看,以消化道疾病为例,像食道的隆起性病变,比如说食道早期的癌症,还有晚期的癌症不适合手术的,都可以用内镜治疗,还有食道血管性病变,比如说肝硬化以后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可以快速准确止血,比常规的要好一些。再往下延伸,像胃部早期肿瘤,胃出血,胃功能性病变也可以用内镜进行治疗。肠道,像结肠息肉可以通过内镜来治疗,如果肿瘤发展以后堵塞了腔道,这也是内镜的一个优势,可以进入腔道,重建消化道通过功能。
曹建彪:现在发展更加有优势的就是胰胆治疗,以前如果有疾病要开腹治疗,手术时间长,病人术后要带上T型管引流胆汁,T型管要挂在身上很长的时间,这个过程病人痛苦很大,术后恢复很慢,通过十二指肠镜做晚期肿瘤腔道再建只要2、3个小时就可以解决。
主持人:我们讲内镜技术,实际上可能有一些人适合做,有一些人不适合做,到底哪些人适合做?
曹建彪:从我们医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疾病是适合去做的,就是通过内镜技术,或者是介入技术可以达到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能达到这个效果的才做;第二要预计到这个手术的风险比较小,就是不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做。
主持人:像有一些内镜技术,比如像ERCP,它是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的,能否给我们谈一下内镜它有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呢?
曹建彪:所谓ERCP就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这个技术是通过内镜插入一根管子到胰胆管注入造影剂,对B超和CT都难以诊断的管道系统进行很好的显影,有助于诊断。ERCP现在的发展涵盖更深的意义,就是诊断的情况下进行治疗,检查当中如果发现有石头就取石,发现有良性的或者是恶性的病变可以通过放置支架或者是结合别的技术来进行治疗。它的并发症有两种,因为它毕竟是外源性的侵入,从肠道到胆道,可能会逆行带入一些细菌进去,造成感染,这个感染可以用药物进行控制,或者是术前很好的消毒进行预防;第二就是它进入的器官有胰腺,在造影的同时可能对胰腺有一些损伤,造成术后胰腺炎,这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禁食的方法来控制。从副作用来说,它都是可以控制的,发生率比较小的,它的正面作用是是ERCP既做了诊断,同时做了治疗。
主持人:其他内镜治疗的技术还有哪些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呢?
曹建彪:通常发生的并发症包括擦伤,内镜管道对消化道的管壁有擦伤,这是第一个;第二就是感染,有可能造成感染;第三比如内镜检查的时候,病人剧烈恶心,可能会造成出血,这都是它的并发症。一个熟练有经验的医生,加上耐心的服务,都可以把这种并发症降低到最低。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甚至是减少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