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肛瘘患者术后护理要注意些什么?
朱红波:由于肛瘘生长的特殊性及反复性,给术后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也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术后的护理工作在患者的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肛门区神经丰富,痛觉敏感,术后常出现因括约肌痉挛或肛管内有敷料填塞而引起的疼痛,可适当用些止痛药。也可通过心理护理缓解 病人的疼痛。首先,分散注意力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知觉,可把注意力集中于和室友的谈话中,看有趣的电视节目等。其次,事先进行疼痛知识教育,可以改变 疼痛的反应,如向病人解释疼痛不会超过他们所能忍受的程度,术后打的长效止痛针可有效止痛长达25—30天。对剧烈疼痛者可肌注度冷丁,必要时可拔除填塞 过紧的敷料。
尿潴留是肛肠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一般在术后6---10小时之内发生。术后一旦发生尿潴留多采用如下方法:首先解 除患者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选择合适的环境,鼓励患者起床排尿,一般均可自行排尿。如排不出,可用流水声刺激,使尿意增强诱导排尿或用热毛巾、热水袋温敷 下腹部。对上述方法无效者且膀胱充盈时可给予导尿。
对术后病人进行饮食指导,通过饮食调理控制大便在术后48小时后排出,使大便性质偏 软,每日一次为宜。这样可减少大便对创面的摩擦损伤,减轻疼痛,避免伤口出血。术后饮食总体要求为: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具体安排如下:手术后当日进流 食,如米汤、蛋汤、鸡汤等,术中出血较多的病人应给猪肝汤。术后第二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羹、稀饭等。术后第三日可给面条、软饭等。术后第四日可给 普食,补充高营养食品及新鲜的蔬菜,以促进伤口愈合。
虽然手术导致患者术后早期排便功能下降,但由于保留了肛管的功能,亦保留了肛门括 约肌的功能,因此加强肛门排便控制的训练对减少排便次数,恢复括约肌功能十分重要。方法为:便前进行排便反射训练,指导患者根据术前排便习惯,不管有无便 意都定时排便,以促进大脑皮层建立定时排便反射。便后用温热水坐浴,以减轻炎症与水肿并进行缩肛训练,即肛门行收缩、舒张运动10下/次,4次/天。
病人术后切口内用纱布填塞以压迫止血,切口外用棉纱覆盖,胶布固定。首次排大便时应先拿掉胶布和棉纱,再取出纱布,患者一般都要术后48小时后排大便。 因为时间长,纱布与创面粘连在一起,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排大便前让病人用温水浴20分钟,使肛管括约肌舒张,使填塞的纱布充分湿润,纱布与创面剥离,而 易于取出,取出纱布后嘱病人再用热水坐浴15分钟后再去排大便。
首先应加强对术后病人的心里护理工作,解除心理负担,调动病人的主观能 动性,争取病人最大程度的配合。护理人员应主动与病人交流,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向病人讲明肛肠科手术本身属于有菌手术,只要便后及时坐浴及 时换药就不会造成创面感染。不正常进食及不正常排便,会影响创面愈合,远期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正常排便反射失调影响身体健康。
叮嘱患 者出院后继续用硝矾洗剂熏洗肛门周围,并控制排便次数,1次/天为宜,保持大便成形,质软。指导进食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选择“三高一低”(高蛋白 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勿久坐,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便后用温热水坐浴,坚持肛门括约肌功 能恢复锻炼。如有不舒感,及时来院检查,出院后三个月来院复查。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