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理科 > 儿童心理 > 刘跃梅教授谈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及症状

刘跃梅教授谈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及症状

时间: 2013-03-21 16:1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记者:今天我们请来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刘跃梅教授就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和我们谈谈,刘教授,我想问的是儿童多动症是怎么一回事?

\

 刘跃梅教授
  刘跃梅教授:现在的孩子是一家的主要关注对象之一,因为每一个家庭对孩子都很重视,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寄托,也是全家快乐的源泉,成长对每个孩子的都只有一次。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决不能忽视或是误解一些行为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比较叛逆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也许正经受着儿童多动症的困扰,他们是因为疾病所致。

 

  有专家统计在我国儿童多动症就诊率不足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学龄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3%至5%,这意味着国内有近2000万儿童患有多动症。尽管近年来我国儿童多动症的防治和疾病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儿童疾病中越来越多的多动症患儿能得到及时治疗,但是,有的医生 认为孩子多动是因为任性,没有到这就是一种疾病所致,专家认为多动症患者的就诊率还不到患者总数的1%,有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这种疾病的关注度不够,专科医师的匮乏和治疗不规范,是造成这个现状的主要原因。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冲动、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50%至60%的多动症患儿症状将持续到成年。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儿童多动症已经家喻户晓,而且很多父母、老师都很重视和关注儿童多动症问题;可是,在我们国家,对于多动症的关注和认知却很低。北京儿童医院院长申昆玲教授介绍,在近日开展的“国内儿童多动症关爱周”活动中,来自国内18个省市的82名患儿,最终被确诊为儿童多动症。而这82名多动症患儿最初到医院就诊却都是因为其他疾病,可见家长对儿童多动症的认知严重不足。儿科医生多呼吁,应当唤醒社会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和关注,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儿童多动症是一个大家既了解又陌生的疾病,我们认为儿童多动症治疗刻不容缓,很多人把多动症定义为“毛病”而不是疾病,它的危害和影响到底有多大,多数人也不甚明了。其实,多动症跟其他疾病一样,需要规范治疗。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在2-3岁左右就会出现异常行为,但是一般到学龄期才能被识别出来。患儿跟正常儿童比,其核心症状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且控制能力差,男孩患儿比较多。多动症是一个影响一生的疾病,患儿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病症会持续到成年。成年期75%的多动症患者至少会患有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中的一种,33%的患者患有上述两种以上病患。很多成年人出现边缘性人格,其实是多动症早期治疗的结果。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