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多动症小儿宜听的音乐是什么?
孙颖芝: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中儿童心理类疾病的发病率,目前有程度不同地的提升。
但是这类疾患非同生理性疾病,最易被忽视。一旦延误,往往终生难以治愈。
眼下,针对这类心理病患,世界各国采取音乐治疗均取得广泛疗效。我通过多年在智障儿童院治疗实践和多个家庭自助治疗尝试,取得一些疗效,期望能带给年轻的父母一些启发。
当代人之间跨越代沟的心灵沟通,语言已经很难胜任。可是,孩子和父母,都必须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才能有交流与互助。借助音乐则是事半功倍的单独捷径。
比如,对于多动症的孩子,除器质性疾病和遗传因素外,音乐疗效比较显著,家庭也易于操作。即家长经语言导入后,撷选相关的乐曲给孩子聆听,病症会逐渐改善或治愈。
首先,您不妨选肖邦一首短小、形象性强的《小狗圆舞曲》切入。
先给孩子讲解乐曲情景,再让孩子发挥自己想象力去聆听。该乐曲描写小狗敏捷旋转追逐自己尾巴的场景。第一段曲调愉悦、诙谐,小狗的神态会微妙呈现在孩子面前。第二段闲适抒情,诠释小狗愉快奔跑后,随意趴下后悠然自得憩息的懒散。下来又是欢快的旋律,很容易引人想象小狗又一跃而起,撒欢追逐尾巴的调皮,直到乐曲结束。其中的配音与音乐情节的关系,有音乐情节提醒、同步、回忆等形式,训练孩子注意力的专项要素。听的过程,您可以走开。让音乐的神奇灵动,会搀扶你的孩子进入安静专注,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多动症孩子多属精力过剩,只要保证频次和时间,和音乐这个“大孩子”玩,自然会有特殊的效果。
主持人:孩子得了多动症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孙颖芝: 1、如何引起儿童的注意?——身体接触帮助言语督促
一般儿童分心时,经成人提醒即能引起注意。但对于多动症儿童很难做到,他们常不能耐心听成人讲话。此时,父母、老师可用手轻轻抚着他的头或肩,或者拉着他的手对他讲话。讲完后,则问他讲了什么,若患儿回答不出,成人再和蔼地讲一遍,直到他真正听进去为止。事实证明,身体接触帮助言语督促对培养多动症患儿的注意力有效。
2、如何改善儿童的倔犟固执行为?—要求儿童遵守的规则要多次重复,不简单强求
一旦改变多动症儿童的习惯或中断他的活动,他就会心烦意乱,甚至大发雷霆。如:要他立即放下玩具去奶奶家,他会大发脾气。为了让倔犟固执儿童遵照要求行动,方法是“事先打招呼”,重复告诉他要求他干的事。例如:去奶奶家前两小时就告之:“一会儿我们要去奶奶家”。过一小时说:“该把玩具收拾起来准备走了。”一会儿再对他说:“还有十分钟要走了,快收好玩具、换衣服,和妈妈一块儿走。”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多动症儿童倔犟、固执性格引起的矛盾冲突。
3、如何减少或防止儿童的“失控”行为?—“冷处理”
低年龄多动症儿童一旦出现失去控制行为,就会愈演愈烈,难以制止。例如:客人来了,他就可能做出一些吸引他人注意的行为--大声喊叫、奔跑不止,即所谓“人来疯”。若父母严厉斥责批评,往往无济于事。父母这些言行正中下怀--满足了他惹人注意的欲望,则难以制止其过激行为。针对此情景,家长应采取“冷处理”态度--不予理睬或关进小屋,将其隔离,让他冷静并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当其安静后,及时和蔼地讲清成人这样做的理由。
4、孩子大吵大叫、顶嘴怎么办?——“冷温处理”
较大的多动症患儿,易表现出大叫大嚷、强词夺理、不认错甚至诱过他人。针对此景,成人千万不能与之针锋相对地辩解,而应对其讲,只有当他不大叫大嚷、安静下来时才与之对话,大家应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倘若他仍不停地吵闹,成人则走开,剩他一个人,没有了对象,他也就不吵了。
5、如何培养儿童料理生活和完成作业的责任心?——自我醒目提示
儿童没有及时完成家务(如铺床、整理桌子、洗碗)或作业等,父母往往会唠叨地督促、批评,甚至发脾气。这对多动症儿童常无济于事。儿童没完成任务往往是遗忘了或没安排好时间。
适当的办法是,在孩子醒目处(小黑板、留言牌)按事情的重要程度顺序写下孩子应办的事,逐渐培养他的责任心。稍大一些,让儿童自备一记事本,要求他记下各科教师指定的作业,在学校已完成了哪些,哪些尚未完成,每周父母与老师联系,检查儿童是否按要求做了。假若他不这样做,就暂时取消其应享受的权利,如看电视、周末去动物园等。若做好了,则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以资鼓励,以此培养儿童自我监督能力和学习的责任心。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