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很多人在睡不好的时候都会扛着或者自己买些药物来帮助睡眠,这样做对吗?
潘集阳教授:这样做都是不正确的。
当失眠的时候死扛着,要看怎么个死扛法,要讲究艺术。当有失眠症状发生时,要进行自我调节,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都睡得很好,总有那么一些偶尔的日子会有一些睡眠欠佳,应该放松心情,正确对待,通过这样的自我调节,有些人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有些人的死扛就是不进行自我调节也不去医院接受诊断治疗,一味的和自己较劲,反而容易焦虑紧张,失眠越来越重。
自己买药物治疗失眠肯定是不对的,目前治疗失眠的药物经过循证**的都是处方药品,目前市场上能够买到的都是OTC药物,没有经过临床的检验,不能说有疗效,当然,也有部分人觉得我吃了那些药物有效啊,其实是因为安慰剂的作用,因为催眠本身有个暗示性作用。
另外,很多人都以为失眠是很简单的,其实不然,它包含的因素太多了,一定要经过医院临床医学上鉴别,并不是自己凭经验就可以进行诊断的。一定要到医院来辨明病因,然后对症进行规范治疗。比如甲亢,也会失眠,比如胃食管反流病,也会导致失眠,象这种情况非常多,自己买药吃,能行吗?不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自己调节不行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失眠是一个医学分支,并不是社会现象。
主持人: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潘集阳教授:两个方面,一是非药物治疗,二是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又包括两方面,一个睡眠卫生习惯指导改善。一个是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治疗。
有部分患者通过睡眠卫生习惯纠正就能够改善睡眠,消除失眠。比如有些人晚上喝酒、喝茶、上网到深夜,或者睡眠不规律,今天凌晨明天又10点就睡,这就是一些不卫生的睡眠习惯,因为睡眠是有生物节律规律的,是受大脑基因调控的,人中午和晚上分别有两个睡眠诱发“点”,一旦过了这个点,睡觉的难度就增加。比如我们病房有一个潮汕地区的病人,在家睡不好,来病房住院后经过治疗后觉得很不错,就开始天天晚上与朋友去喝功夫茶,睡眠状况又变差了,这就是不注意睡眠卫生导致的。
第二是认知的改善,这主要是针对慢性失眠病人,大多数慢性失眠病人对自己的病情都有一种歪曲的认识,比如说总是有这种想法:如果我不在11点之前睡着的话我明天就肯定会没精神。结果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想着明天会疲劳就越疲劳,人越来越焦虑,睡眠状况得不到改善。其实睡眠的数量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晚上的睡眠有没有影响到第二天的功能。还比如很多人确实失眠了,但是却不肯服用催眠药物,认为运用安眠类药物会成瘾,这样的认知也对也不对,因为确实有些老一代的安眠药物确实可能会产生依赖,但这与个人体质和基因有关系。现在有了新一代的催眠药物,是没有依赖的。这些都属于认知的范围。
如果这些方面的调节都不行的话,那就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我们主张运用非安定类药物会比较好。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