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由于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强迫症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精神疾病。结合临床实践,估计我国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而实际上,这些数据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
专家简介:
洪佳,盖德神经症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资深神经症治疗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PEPC中级注册心理咨询师。擅长领域:各类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等神经症。
“我必须停止所有强迫的想法,否则我将永远被强迫症这个问题所困扰和控制!”许多有强迫症体验或被强迫症困扰的人总有这样的想法,而在应对强迫症时,总爱用“必须”、“一定”、“否则”等字眼,用来告诫自己以为能帮助摆脱痛苦。殊不知,你已经误入了应对强迫症的误区。
主持人: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战胜强迫症才能少些痛苦呢?
洪佳:我觉得对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首先要改变四个问题的错误认知。只有正确认识它们,改变我们对待强迫症的错误态度和方式,才能慢慢摆脱强迫症,最终战胜它。
误区之一:我必须停止或控制所有的强迫想法。
许多有强迫症的我们都想要驱逐烦人的强迫想法,因为这些想法会不时地自己跳出来,让我们很痛苦。所以我们就会对这种想法感到很恐惧,想尽办法来避免强迫想法的出现。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我们越想抵制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反而会越容易的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我们越想抵制我们的强迫想法,它们就会越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脑中,而且越加频繁地出现。
所以,不妨换个方式去应对。如果我们能勇敢地直接面对这些强迫想法,担忧可能就会消退,折磨人的想法就会逐渐减弱。但如果你害怕强迫想法并试图控制它们,它们就会持续有着强大的作用和影响力。而一旦我们停止了抵制,它们也就慢慢消散。所以为了摆脱我的强迫症,我愿意接受它们。
误区之二:我觉得这些强迫想法的担心是会真实发生。
我们要知道,强迫的我们有时候的担心通常是一种过度的焦虑,因为这种焦虑是建立在一些过度联系或夸大其词的想法之上。也许强迫的我们会说“我担心会得病,担心会丢东西,怎么能说是不切实际的呢,这些都是可能会发生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担心会得病其实是在你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之后产生的想法,你担心会丢东西是在你已经检查了好几遍之后给自己的心理暗示,而这些忧虑其实都是被夸大了的。
当然,在我们很焦虑害怕的时候是比较难进行理性的分析,但是当症状没来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这些想法是缺乏事实依据或是被过度联系了的,我们要一次次的这样告诉自己,提醒自己。在之后这些想法出现时,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点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