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精神科 > 强迫症 > 刘宇教授解析强迫症疾病的特征

刘宇教授解析强迫症疾病的特征

时间: 2013-03-28 19:3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网友提问:强迫症的特征是什么?

  刘宇医师:强迫症的特征:

  (1)强迫思维:反复出现某些不必要的想法或幻想,(2)强迫行为:反复发生某些无聊、古怪和令人烦恼的冲动或动作。患者控制不住地做某些事情,以期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

  强迫思维的内容一般是关于伤害、威胁和危险,通常包括污染、疑虑、丢失和攻击性等。典型的强迫症的症状是进行某些动作,一种反复的带有目的性的动作。患者的动作是为了对强迫观点进行控制,如为了避免污染而去反复洗涤或刷擦;为了消除疑虑而反复检查;为了防止丢失而反复贮存;为了避免攻击某个人而反复躲避他。大多数表现是可以观察得到的,如反复地洗手和重复地检查门是否锁好等。另外一些是精神上的,如反复的计数,或为了消除危险而反复地作出声明等。强迫症不同于强迫性人格障碍。

  人们对任何事都可以出现强迫症状,他们的行为也并非总是为了消除内心的不安。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认识到他们的强迫症状是病态的,并不是反映了真正的危险。他们知道自己的思想或行为太过分,并有些古怪。强迫症病人不同于精神病人,后者与现实脱离联系。

  在成人患病率约为2.0-2.5%。患者由于担心在公开场合遭受窘迫和羞辱,动作常常秘密,有时一天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在确诊本病时,大约有1/3的人同时伴有抑郁。

  行为疗法:其中暴露疗法对本病可以取得一定效果。在治疗时,让病人反复暴露于诱发其产生强迫观点或焦虑不安的境遇。在这种境遇中,如果病人能够停止动作,其焦虑就会逐渐缓解。病情得到改善后,有可能维持很长时间。在正规治疗结束后,病人可以掌握自我训练的方法,保持疗效,促进康复

  药物治疗有效:氯丙咪嗪、氟西汀、氟伏沙明可供选择使用,帕罗西汀和舍曲林也有肯定疗效。其他一些抗抑郁药也可使用,但临床并不常用。

  心理治疗对强迫症疗效不佳。心理治疗是同情和接受病人的困境,加强其恢复健康的信心,增加病人理性情感,促使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较好治疗方案是药物和行为治疗的联合应用。

  网友提问:有治疗强迫症疾病的方法吗?

  刘宇医师:强迫症患者常会出现一定的强迫症状,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情绪,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强迫怀疑的症状,研究表明强迫怀疑会导致患者心理功能的受损,所以得了此病及时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进行意志控制和注意力的转移。强迫性怀疑具有趁虚而入的特点,如果人闲下来,他就会变得嚣张,所以患者一定要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使生活节律紧凑有序,通过社交及文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不给强迫思维留空子。当不正常思维即将出现时也可借助其他行为进行转移。

  让思维中止。通过想象要发生的事件反复体验并最终意识到自己反复怀疑、夸大危险和过度担心是不必要的。平时也可通过有兴趣的活动或放松训练随时阻断自己的强迫性怀疑。

  要控制强迫怀疑的出现最首要的一点是树立信心。患者不能因为强迫症状表面上的难以控制而畏惧。其实强迫症只是一种轻度的精神障碍,不会发展成重度精神病,而且自我控制是可以实现的。

  

相关标签
强迫症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