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 | 医生 | 疾病 | 问答 | 症状 | 科普 | 资讯 | 百科 | 分享 | 专访 | 图库 | 微信 | 求医通

专家访谈 > 肿瘤 > 结肠癌 > 内在遗传因素决定着大肠癌的发病

内在遗传因素决定着大肠癌的发病

时间: 2014-06-19 11:0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二、内在遗传因素决定着大肠癌的发病

  主持人:所以大肠癌对人民健康的威胁还是非常严重的。 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肖主任介绍我们大概了解了一些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刚才您也谈到了几点,大肠癌的发病跟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大肠癌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有哪些?有没有一些高危因素?

  肖文华:任何疾病发病都会有两个因素:外因和内因,内因是指遗传因素,同时在外因的一起作用下,才会发生疾病。

  讲到内因,主要是遗传性因素,有一种家族遗传性腺瘤病性结直肠癌,主要是一种叫APC的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肠道会长许多息肉,息肉到一定时间,比如说 30、40岁,基本上百分之百要演化成癌,这一部分结直肠癌受外因影响较小。即使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最终也是避免不了患结直肠癌的命运。

  还有一种是非息肉性的家族遗传性结肠癌,这种癌症没有临床标志,发病之前你看不出来它是非遗传性的结肠癌还是遗传性的结肠癌,要根据家系调查来看,这种疾 病是美国的一个叫林奇的大夫发现的,所以也叫林奇综合征。在一个家族每一代中都会有发病。发病的原因是和人类遗传物质核酸修复基因的失活有关。人一生中会 接触很多的致癌物质,这些致癌物将导致核酸的损伤,但我们身体有强大的修复功能,修复好了就正常了。但是这一部分人由于修复基因发生问题,受到致癌物打击 过后不能修复好,就发病。这一部分肿瘤是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受外因的影响小。

  遗传性结肠癌只占15%左右,非息肉性的家族性结肠癌占整个结肠癌中的2%-3%的水平。占绝大多数的还是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外因起主要作用。对于非遗传 性结直肠癌不存在特定基因的异常,而是某些基因的缺陷。因个体之间同一基因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最常见的是基因的多态性。这些差别会影响到一些酶的活性,比 如说致癌物的代谢酶,核酸修复酶等。当酶活性下降,在接受同样的致癌物的情况下,患癌的几率就高一些。尽管占绝大多数的非遗传性结直肠癌是不能遗传的,但 是这个核酸的缺陷是可遗传的,即患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是可遗传的。对这一大部分人群,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可避免结直肠癌的发生。

  刚才主要讲内因,外因就是环境因素,如饮食的高脂肪、高蛋白、特别是红肉等,我们要多吃新鲜果蔬和高纤维素饮食,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为什么说吃高脂 肪、高蛋白饮食易导致结肠癌的发病,因为高脂肪饮食可能会使胆汁酸分泌增加,胆汁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变成次级胆酸,后者是一种致癌物,加上不运动,就 会便秘,致癌物在肠道里面停留时间就越长,与肠上皮作用的时间就越长。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的内因里面有一个家族性的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很多人都会有大肠息肉的。怎么来分辨什么样的息肉才有可能癌变呢?

  肖文华:我 主要指的是家族性的腺瘤型息肉,如果是增生型的息肉就没有问题。家族性的腺瘤型息肉是整个肠道,甚至胃里面都有,通过相关检查都可以检查出来。应尽量将息 肉切掉,如果不能完全切掉,这种病人每年都要做肠镜,以期早期发现癌变。有一些病人是肿瘤基因的携带者,我们通过基因的筛查可以发现,如果有基因的异常, 我们就把他作为高危人群。结直肠癌基因筛查现在在我们国家没有作为常规,有一些单位只是做研究用。

  主持人:这个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检测方法,一下就进入高危人群了?

  肖文华:对。进入高危人群可以早期发现,早期发现可以治愈。早期结直肠癌五年生存期是90%以上。如果是晚期10%都不到。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