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妇女出现“漏尿”现象多是因为盆底功能障碍导致,怀孕和分娩让新妈妈的身体大打折扣,因此,在产后新妈妈们一定要做好身体的各项恢复工作。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刚主任的解答。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刘刚主任
专家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脊柱、关节术后的康复、运动损伤康复,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的神经康复,儿童脑瘫、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治疗,产后康复。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刚主任介绍道,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病率达45%以上,可是患者的就诊率却极低,某国际非营利性组织曾对10427人次进行调查,发现只有25—50%的尿失禁患者找医生咨询,而治疗率仅10%左右。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曾对产后6~8周的准妈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询问妈妈们在孕前、妊娠期及产后42天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和产后下尿路症状。数据显示368例产妇中就有高达13.86%的妈妈在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出现尿失禁症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刘刚表示,产后妇女出现“漏尿”现象多是因为盆底功能障碍导致,除此之外不少妇女产后还会伴随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坠胀,尿频、子宫脱垂等症状。 产妇遭遇“漏雨”尴尬 盆底功能障碍导致
初为人母的Lisa最近有个难言之隐,她发现自己每次一打喷嚏,下体就会有尿液溢出,刚开始还以为是产后没坐好月子留下的“月子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漏尿”现象非但没有减轻还出腰酸背疼,小腹坠胀的问题,无奈下来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竟是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为什么产妇成为了该病的高发人群,刘刚主任向小编解释道:“形象来说盆底的功能就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夫妻生活快感、排尿动作、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
然而,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也就是说这张‘吊床’的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了,‘网’内的器官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刘主任说,盆底损伤轻者表现为产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不适,重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甚至造成家庭不和谐。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