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我们就植物人方面的问题采访了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王亮教授。王大夫,您好。我想问您的是植物状态的药物治疗是怎么的?
王亮教授
王亮教授:一般性药物治疗;包括对患者全身各种疾病以及引起植物状态的原发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
脑细胞代谢促进剂;包括通常所说的神经营养剂、活化剂、促醒剂、脑保护剂等,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脑活素、脑蛋白水解物、氯酯醒、乙酰谷酰胺;促进儿茶酚胺能和胆碱能的药物,如美多巴、溴隐亭、胞二磷胆碱及抗胆碱酯酶类药物[10];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阿片受体拮抗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上述药物往往联合应用。多巴胺受体的数量及敏感性下降与脑损害有密切关系,溴隐亭作为多巴胺受体的激动药,可以提高脑内神经受体递质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增加多巴胺的作用效率。临床发现联合应用美多巴和溴隐亭对植物状态有明显促醒作用。另外,颅脑损伤时,血浆、脑脊液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含量升高,并参与颅脑损伤的继发损伤。应用纳络酮可拮抗阿片样物质的影响,某种程度上逆转脑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维持脑灌注压,阻断继发性脑损伤,有助于改善脑代谢和促醒。对于脑活素、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的临床疗效是否确切仍有争议。
此外在药物应用方面,要考虑到某些遏制性递质或药物对植物状态的影响。
在植物状态的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抗胆碱药、儿茶酚胺拮抗剂、GABA及5-羟色胺能药物、抗癫痫药和解痉药等。
在应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必须知道:由于大脑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复杂性远远没有被搞清楚,在植物状态的治疗中目前没有哪一种药物具有独到的可以包揽全局的作用,但药物治疗也一定不是将所有药物统统用上盲目堆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毒副作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阶段使用不彩虹质的药物。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