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权教授:Jennet和Plum最初提出采用PVS来描述严重脑损伤患者表现出的无意识功能而保持睡眠-觉醒周期、原始姿势反射和眼球运动的状态,即觉醒而不清醒(wakefulness without awareness)的状态。他们认为,此综合征关键是对外界无任何适应性反应,对传入和传出信息无意识思维,仅是觉醒而已。为统一对PVS的认识并与国际接轨,1996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在南京召开“制定我国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4],重点讨论PVS的命名、定义及诊断标准。会议确定植物状态定义为对自身和外界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睁眼、有睡眠-觉醒周期,丘脑下部、脑干功能基本保存。”此定义与前述1994年美国PVS多学科联合会提出的定义基本一致。其中,认知功能丧失是指对自身或外界刺激(如视、听、触、痛等)缺乏有意识的情感和行为反应;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指心跳、呼吸、血压、脑干反射(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前庭-眼、咳嗽、作呕反射)。上述定义明确地界定、统一了植物状态的含义,有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的进行。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