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非世界杯余热尚在,在大家津津乐道每个精彩进球之时,也不难忘记球员们在球场上受伤后的痛苦表情。搜狐健康特邀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胡跃林教授为您解读大牌球星说不出的“伤痛”。
在世界杯战火未燃之时,大牌球星伤别世界杯的消息就陆续传出,加纳队核心埃辛,德国队队长巴拉克、门将阿德勒,英格兰队偶像贝克汉姆等相继登上因伤退赛名单。最后备战阶段,伤病名单继续扩大,英格兰队长费迪南德、尼日利亚队长米克尔也宣布退出世界杯。开赛之后,斯洛文尼亚前锋佩奇尼克在与美国队比赛中踝关节严重受伤,黯然退赛,让本次世界杯的“赛场”几乎成为了一个“战场”,“伤情”不断。而在这些不幸受伤的球员中,很大一部分是“栽”在踝关节上。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站立行走时全身重量均落在该关节面上,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和跳跃等活动,主要依靠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运动。正常踝关节受力的峰值约为体重的4倍之多。”胡教授表示,踝关节也是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不仅仅是专业运动员,即使是体育爱好者的日常锻炼以及外出旅行中也很容易损伤。
主持人:人们对踝部的有哪些不正确的认识?
胡跃林:踝部损伤常见认识误区
由于“踝关节”问题的多发性和大多数情况下受伤并不很严重,甚至可以行走,也导致了一般的骨科医生和患者对病情的重视不够,进入一些诊疗的误区。
踝关节扭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在下山和下楼梯时注意力不集中踏空台阶,或是边走边打手机脚踩在不平路面上更加容易发生。在运动中常常由于场地坑洼不平、技术动作不规范;或是从高处落下时脚踩在别人脚上;或者是对方犯规。一旦发生足踝部损伤,给予及时诊断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应该到找足踝专科医师诊治。否则容易耽误病情,贻误治疗的较好时机。
以下是一些有关足踝部损伤的错误认识:
1. “因为我能够活动,所以,不可能有骨折”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有的人在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往往立即站立起来,活动一下脚腕,如果没有剧烈疼痛,便继续行走。其实,以上的做法很不恰当,当发生踝关节扭伤时,即使没有骨折,也会有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甚至出现韧带的断裂。事实上,有时即使有骨折,你也可以行走。例如,较常见的内外踝的撕脱骨折,和一些当时没有移位的骨折,都容易被忽视。 由于上述这种想法的存在,使很多损伤得不到及时治疗,错过了较好的治疗时机,有些病人还由于最初的治疗不恰当变成慢性,给后来的治疗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甚至留下部分残疾,影响关节功能。
2. “足趾受伤,没必要立即治疗”
一旦有骨折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就是碰了一下没什麽”而等到一个月时症状没有好转才想起应该拍摄X光片,而此时发现骨折对位不好,已经很难再完全解剖复位。如果当时就能拍一张X光片可能会发现一些小的没有移位的骨折。如果没有专业的足踝外科医师给予治疗,可能会发生移位或成角。另外,有的细微的骨折,早期X光片显示不清。此时,有必要在2周后复查X光片。很多病人此时可能被发现骨折已经移位,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要及时请足踝外科医师诊治,并给予及时处理。
3. “如果有了足踝部外伤,应立即给予热敷”
这也是错误的。当有了扭伤、骨折或者脱位时,不要给予热敷,因为热敷会引起血流加快,导致软组织肿胀,使神经受压,产生更深的痛感。一旦有外伤,应立即给予冷敷(较好是冰块加水),可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受伤表面,对防止局部组织过度肿胀和减轻疼痛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没有冰块的情况下,可以买些冰棍雪糕,砸碎后敷于伤处。较好尽快请专业医师为你检查,他会给你一些更好的建议。
4. 用姜和酒推擦扭伤的脚踝
扭伤脚踝、手腕等部位时,民间的一些方法是用手掌去按摩,或用姜和酒去推擦,这些方法都会促使受伤软组织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和增加渗出,加剧局部的肿胀和疼痛。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发生扭伤,应该抬高及固定损伤部位,使用冰袋或冷敷法,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应该尽快去看专业医师,必要时应该拍摄X光片或(和)CT及MRI(核磁共振),查看关节是否有骨折脱位或韧带撕裂断裂的情况。
5. “用柔软的绷带包裹扭伤的踝关节,是适当的治疗”
这也是错误的,柔软的绷带不能起到强有力的加压包扎控制减少出血和固定踝关节的作用。踝关节扭伤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通常是指没有骨折脱位的软组织损伤。但必须要明确这并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明确的诊断应当包括具体的部位名称及组织器官和损伤的程度。如:右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等。即使是老百姓和一般骨科医生所称的“踝关节扭伤”,这也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拍摄X光片,必要时还应进行CT或MRI(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应及时给予石膏或夹板固定,必要时,应外科手术治疗。避免早期扛着、忍着将损伤拖成慢性,影响功能恢复,甚至遗留部分残疾。
主持人:造成踝部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胡跃林:造成踝部损伤的不良习惯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站立行走时全身重量均落在该关节面上,平时生活中养成的一些小毛病也很容易会损伤到踝关节。
1. 高跟鞋很可能成为踝部“杀手”
高跟鞋已成为了时下许多年轻的白领女性上班的必备品,但长期穿鞋跟过高的鞋子其实会给身体带来不少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重量是均匀地分布在前后足,而鞋跟很高的鞋子穿在脚上,全身的大部分重量移向前足。由于高跟鞋跟部过高的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加上鞋的前部较窄,穿上高跟鞋以后,身体会前倾,全身的重量落在了脚掌,受力集中于脚趾而且不均匀,牵连至膝部及腰部承受压力,如不留意,不仅会造成脚部酸痛、扭伤甚至形成拇指外翻等,还往往导致跖趾关节变形,跖骨骨折及腰酸背痛等症状,严重时更会影响行走活动。特别是穿细跟高跟鞋,会使人站得不稳,脚掌总在寻找支撑点,使身体的重量分配不均,容易易造成踝关节扭伤。
2. 步行过久
步行时足弓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张力,如步行太久,踝关节负重时间过长,就容易发生损伤,步行过久还容易导致足弓下陷,使跖骨负重增加容易发生疲劳性骨折。
3. 大吃大喝
长期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会显著增加踝关节负担,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引发骨性关节炎。此外,大吃大喝和缺乏运动还会导致机体尿酸代谢功能障碍,引起痛风。这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和其他组织中,引起滑膜炎性反应,久之造成关节软骨损伤,甚至骨质受到破坏,导致痛风性关节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