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精神科 > 抑郁症 > 抑郁症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

抑郁症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

时间: 2013-04-02 17:0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抑郁症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

  马弘:药物对抑郁症60%—80%的有效治愈率,这是肯定的。如果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的话,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很多老百姓觉得是心里上有结,跟我谈一谈就解决了。这里面有一个主要的治疗手段和协助的治疗手段协同的关系,为什么老百姓认为心理治疗有用?不用药就不是病,心理治疗可能这个病是心结,心结怎么可以用药来解呢?老百姓有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抑郁症是生物基础的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长期下来大脑很多功能不可逆,确诊之后药物还是作为优选。

  协同药物治疗,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存性,因为抑郁症之后产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自卑,自己觉得没希望,有医生有一个比喻,假定说你用药物治疗是建大楼的工程,一天一天吃下去相当于是一块一块砖盖上去,就可以好转或者痊愈。如果不校正不良的习惯或者继续有一些心理问题的话,这个楼就盖的不太好。

  何燕玲:刚才马大夫举的例子非常好,如果说吃药是盖大楼的话还有一个心理治疗,光盖好大楼是毛坯房还住不得,房子的装璜也是很重要的,两者结合起来会更好。抑郁症的患者可能高考没考上或者失恋或者工作不顺心或者老板对我很刻薄,都会找这样的原因解释,生物心理社会调试是因为有生物学的基础,人人都会碰到,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得抑郁症,也许不发出来,有一定的环境作用之后可能发生抑郁症。如果发生抑郁症以后不加以纠正,我们会发现刚才马教授也提到了脑子里面有些结构确实会发生变化,能够测出来的神经比例? 菜放糖放盐放味精比例放的不好,这个菜做出来就不好吃。神经大脑里面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如果比例失调的话会表现出来跟原来不一样。我们给药是纠正它的比例,恢复到平衡状态。如果药物治疗能够把你脑子里面不平衡的物质能够纠正的话,那你的焦虑会得到一定的改正,还有一些是遗传因子更大一些,这些人用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他们。

  主持人:刚才何教授也谈到抑郁症患者在生物学方面的改变,临床有什么仪器诊断这个改变?

  何燕玲: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可以间接测试,还有功能脑五项,可以看到长期患抑郁的人大脑的某一个部位有所缩小,目前研究发现。现在精神科药物的治疗机制也是根据这个具体的改变,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变化,药物增多减少,来纠正调节。药物就是根据这个原则设计的,经过药物治疗之后获得临床很好的效果,反过来也证实这种改变是存在的。

  主持人: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法?选择什么样的药物疗效更好?

  马弘:中华医学会在卫生部的建议和指导下做了一套《国内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其中有一本是《抑郁障碍防治指南》,谈到抑郁障碍的目标和治疗流程。治疗流程有三步,一个是提高抑郁障碍的治愈率,是治愈而不是缓解,仅仅缓解是不够的。缓解长期治疗不充分的话就呈现慢性化的状态,造成脑部长期皮质变薄、海马体积缩小,以后的治愈更难,甚至造成精神残疾。药物治愈的流程首先选择一线的药物治疗。第二个是提高生存质量。第三个是减少复发,抑郁症还是一个高复发性的疾病,预防复发还是比较重要的。246这样一个说法治疗的流程,如果明确诊断是抑郁障碍,那6—8周可以简单记为2,后面稳固治疗是3—4个月,后面还有一个维持治疗就是半年6。一般精神科的医生开一个月的药,在其他综合门诊开两周的药,跟感冒发烧的药吃完之后就不用再来了。如果大家对这种疾病有长期治疗的概念,治疗一年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实际花一年的时间获得一生或者相当长时间的健康是非常值得的,这一年时间吃药并不影响你以后的工作学习。

  推荐的药物选择SNRS,氟西汀、怡诺思等等,需要专科医生来选择。这个是在全世界都推荐的一线药的选择,一个是药效比较好,一个是安全性比较高。

相关标签
何燕玲
马弘
谈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