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抽动症这个方面,能不能给我们家长提一些建议呢?
主持人:今天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大致有了了解,关于抽动症这个方面,于老师也是非常资深了,能不能给我们家长提一些建议呢?
于作洋:多 发性抽动症又称之为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有不自主发声为特征的遗传神经性精神性疾病,行为问题方面的表现也随性别而 不同,在男性病人中更多的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在女性病人中更多的是伴有强迫障碍,此病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和担忧,为此如何解除患儿的因 病带来的压力和危害,因此就有家长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谈谈目前研究的新理念,以及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以期家长能够知晓如何配合医生治疗,对解除患儿的病 痛有所帮助,有四点。
一,认知临床病状特点,对预后要保持乐观。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可能是多种因素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个综合症。
二认识共存病症,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多发性抽动症除了症状复杂外尚有许多共存病症,有学者强调的是只要出现共存病,尤其是发病越早,则病情变为复杂而又难治的可能性越大,甚至必须以治疗共存病为主才能好转,所以及时发现和认识别共存病就显得非常重要。
最常见的共存病症为,1,注意力涣散或多动,冲动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小儿多动症,2,强迫症,包括单独或同时出现的各种强迫观念与行为,持续反复 地出现于思想和行动中,明知不对而欲罢不能,始终无法摆脱,有时很痛苦,可出现自残行为,如咬舌,咬破手指,损伤皮肤,毁容等,常留下感染或疤痕,甚至流 露出不想活下去的自杀年头,对此无比高度晶体,防止意外,3,品行障碍及对立违抗性障碍,二者都有反社会倾向,不可忽视,不少家长常误认为这些表现不是病 态,以为只是脾气倔强而加以打骂压制,结果病情反而加重,4学习障碍,是认知功能受损,主要是阅读障碍和数学困难,可严重影响学习成绩,5,情绪障碍,主 要是抑郁症,及心境恶劣,成人型的交替性抑郁狂躁症也可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发病,6,焦虑障碍,主要是害怕与不安如怕与亲人分离,怕亲人出事,怕上学,长期 过度地怕陌生人,怕社会交往,乃至每天都为将来前途担忧,晃晃不安。7,孤独症及相关疾病,包括语言障碍及与孤独症。相同的Asperger综合症。8, 攻击性行为,如表现无端挑衅,辱骂殴打,破坏砸毁行为,所以由于病情复杂痛苦,无法自控,病程又反复迁延,患儿的生活质量较差,主要是由各种共存病所致, 而非多发性抽动症本身。
三,注意饮食起居,提高治疗效果,对于多发性抽动症的孩子生活起居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注意冬春季节宜避寒饱 暖,避免感冒,不宜运动过度,运动过度后抵抗力下降,往往易汗出受凉更容易感冒,而大量的临床观察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常常诱发或使抽动症状加重,家 长要监督孩子不宜长时间看动画片,玩游戏机等,这也是抽动诱发或加重的因素之一,在饮食方面,尽量不宜喝含咖啡类的饮料,以避免过于兴奋,尽量不食海鲜发 物如鱼、虾、羊肉,油炸食品,辛辣食品,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起居,配合治疗,这也对提高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重视心理调节 和治疗,老师和家长责任重大。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儿童的情绪问题与其他伴随症状,消除诱发因素,恢复儿童的自信心,防止发生其他心理问题,间接的缓解症 状,起到药物治疗不能代替作用,患儿因为表现出控制不住的症状而受到同伴的嘲笑,讥讽,产生自卑心理,也受父母过于担心着急情绪的影响,把自己的病看得过 于严重,形成心理阴影。
主持人:各位网友我们的访谈就要结束了,我们会在母婴频道给于大夫建立消化系统的专栏,如果网友有这方面的需求,就可以来到我们母婴频道和于大夫进行线上的沟通。非常感谢各位网友!请继续关注我们明天的访谈。
(转自搜狐母婴)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