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亮教授:
伴随医学技术的进步,器官移植后长期存活病人逐渐增多,此类病人由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遏制药物,易于出现感染并发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不罕见,而有较高死亡率。Abbott KC对1994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进行肾移植的33479例病人的回顾性研究表明,肾移植术后3年内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为7.84%,其危险因素与瓣膜病、移植物功能丧失、移植前透析时间延长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增加移植病人死亡率危险4.79倍。Ireland JH总结了透析病人和肾移植病人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此两组病人的感染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30-100倍,1年死亡率为40-60%,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60%-80%为金萄菌,10-20%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肾移植患者可以发生真菌性心内膜炎,但主要发生于移植术后3个月内,这些病人除了血培养外,经食道超声为最有效的检查手段,在没有细菌学证据前的抗菌素治疗时应覆盖最常见的病原菌,并要考虑到耐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治疗应去除感染病灶,继续应用抗菌素4-6周。
肾移植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很少,1999年以前的此类疾病文献共有14例报道,在治疗上多选择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达50%。Haddad SH 2004年报道了3例院内感染的3例院内重症病人,其中2例进行手术治疗,1例存活,1例手术病人和1例未手术病人死亡。
正常人群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态度较为积极,但器官移植术后病人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目前没有一致的治疗方案,由于此类病人长期服用免疫遏制药物,免疫功能受损,全身状况较差,手术耐受性不佳,多采用保守治疗。据Dresler C等人观察,肾移植术后病人开心手术的死亡率和病死率虽然增加,但处于可接受水平,大部分病人的移植器官可以达到术前水平。结合我们此例病人的治疗经验,我们认为,有心脏基础病变的移植术后病人易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类病人临床表现不菲典型,症状易被原发病情掩盖。如果心内膜炎是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因素,则应积极手术治疗,因为这是保证病人存活的单独手段。围术期在保证心功能的前提下,仍可正常服用抗排斥药物,保证移植器官的功能,以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